縱觀此人,一生唯唯諾諾,為了保命,為了榮華富貴,犧牲了自己的親妹妹,自己心愛的女人!但是,反觀其父親,京兆王元愉,那可是個鐵骨錚錚的好男兒好漢子了!宣武帝為元愉娶宣武順皇後於氏的妹妹為妃子,但元愉不喜歡她。元愉在徐州時,納李氏為妾。李氏本姓楊,是東郡人,元愉在夜間聽到她的歌聲,很喜愛她,便納她為妾。楊氏很受元愉的寵愛,元愉罷州職回京城後,想提升她地位,托右中郎將李恃顯做她的養父,從李恃顯家以禮迎娶,生下兒子元寶月。宣武順皇後把李氏召入宮中,誹謗打擊她,強迫命令她在宮內為削發尼姑,把兒子元寶月交給其他妃子哺育。一年多後,宣武順皇後的父親於勁,因宣武順皇後很久沒有生育,就上奏勸說宣武帝增加嬪妃侍妾。並讓宣武順皇後把李氏歸還給元愉,元愉與李氏舊日的情愛更為深厚。元愉喜愛寫文章,撰寫了不少詩賦。時常召集文人宋世景、李神俊、祖瑩、邢晏、王遵業、張始均等一起飲宴歡樂,招攬各地儒學賓客嚴懷真等幾十人,設館舍禮敬他們。所得到的穀帛,大多施舍。又崇拜信仰佛教,用度常常接應不上。和弟弟廣平王元懷互相誇耀,競相攀比奢華,貪婪放縱不守法。於是宣武帝在宮中拘捕元愉加以審查,杖打元愉五十棒,並調出京城擔任冀州刺史。
元愉自以為年長,但權勢位置都比不上兩個弟弟,因此心中暗懷愧恨。同時,由於自己和愛妾李氏屢次遭到侮辱,高肇又數次讒言陷害自己兄弟三人,所以元愉內心不勝忿恨。
永平元年八月十五日,元愉在冀州起兵謀反,殺死長史羊靈引和司馬李遵,假稱獲得清河王元懌的秘密報告,說高肇謀劃殺害宣武帝。於是,元愉就在信都的南郊築壇祭天,即皇帝位,發出大赦令,改年號為建平,並立李氏為皇後。法曹參軍崔伯驥因不順從元愉,元愉就將他殺死。八月十七日,宣武帝下詔命尚書李平為鎮北將軍、行冀州事,讓他前去討伐元愉。九月初一日,元愉在信都城南的草橋迎戰李平,李平奮力攻擊,大敗元愉軍隊,元愉脫身而逃入城中,李平進軍圍城。九月十二日,定州刺史、安樂王元詮在信都城北打敗元愉的軍隊。
元愉因接連失敗,於是便環城固守。九月二十三日,李平攻克信都,元愉知道大勢已去,攜帶李氏以及四個兒子,在數十名騎兵的護送下突圍而逃。元愉所任命的冀州牧韋超等人都被李平斬殺。李平派遣統軍叔孫頭將元愉擒獲送往信都。朝中大臣們都請求誅殺元愉,宣武帝不同意,命令把他送來洛陽,要以家法來訓責他。元愉每當住宿在驛站時,一定握住李氏的手,竭力表達愛意。雖然在捆綁之中,飲食同往日一樣,毫無慚愧畏懼的神色。到達野王時,元愉對別人說:“雖然主上仁慈深情,不忍心殺我,我還有什麼麵目見到皇帝!”於是歎息流淚,斷氣而死,時年二十一歲。元愉死後,用小棺材收殮屍體安葬。李氏生下遺腹女兒元明月後也被處死,元愉的子女等被宣武帝都赦免。後來,胡太後(宣武靈皇後)下令將元愉的四個附注宗室屬籍,追封元愉為臨洮王。兒子元寶月繼承爵位。
他為了心愛女人,居然可以謀反,失敗之後,握住李氏之手的那一幕,尤為真性情,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