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速公路路基地麵排水設施的施工技術
2.1截水溝設置時主要考慮位置
在路基上方沒有廢棄土堆的情況下,截水溝邊緣與路基坡頂的距離設定要根據土質而定,以確保不對邊坡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在路基上方有廢棄土堆的情況下,截水溝邊緣應與土堆保持1至5米的距離,土堆坡腳應與路基坡頂保持10米以上的距離,且在棄土堆頂部設置大約2%的傾斜度,使雨水能夠流向水溝橫坡處。一般來說,截水溝總長度不低於500米時應挑選合適的位置設置出水口,將雨水引到山坡側的自然排水溝中,同時要確保截水溝的出水口的牢固、可靠,使其與其他排水設施相連接,以利於排水係統的有效運行。為了防止路基受到衝刷和雨水滲透,截水溝必須采用防滲透材料、加大水溝建設牢固度,如土質透水性較強、土層鬆軟、岩石縫隙較多等不良地段,都需要采用加固措施和防滲透材料以保證路基路麵免遭雨水滲透和侵蝕。
2.2邊溝設置於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於溝深度的填方地段
靠山一側的路堤坡腳處應當挖建不滲水邊溝,在進行平曲線邊溝挖建的過程中,要確保溝底縱坡與曲線前後溝底縱坡的銜接性較強,禁止出現曲線內側積水或溢出現象出現。
2.3排水溝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2.3.1排水溝的線形一定要流暢,盡量采用直線形的設置,在彎道處呈弧狀,且半徑最好在10米以上,排水溝的長度設定要根據具體路段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而定,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超過500米。
2.3.2排水溝在沿著公路挖建時,要盡量遠離路基,與路基坡腳的距離通常不應當小於3~4米。當水流實際衝刷流速大於路基設定的最大衝刷流速時,要在溝底和溝壁的排水溝表麵采取加固措施。
2.4跌水與急流槽的施工應符合的規定
2.4.1當急流槽長度過大時,應當將整段急流槽分割成幾段分別進行砌築,每段長度最好低於10米,銜接部分用防水性較高的材料進行填充,確保銜接處無縫隙。
2.4.2跌水的台階高度要根據實際的地質、地形情況設定。
總而言之,高速公路路麵排水係統的施工對路麵的使用壽命和牢固性影響巨大,因此排水係統工程建設不容小視。本文結合我國現階段高速公路排水係統的施工現狀和施工措施,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決排水問題的方法,希望對公路建設服務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李琛.路基路麵排水設計在高速公路上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3(05).
[2]吳進軍,酈少義.高速公路路基路麵排水設計淺析[J].民營科技,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