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聖元二百六十二年三月,離聖城數千裏之遠的白櫻城。

正是一年春景爛漫的時節,白櫻城卻遇上難得一遇的倒春寒,這幾天反而雨雪交加、寒風料峭。早些天開得繁華的各色錦花,在寒風瑟瑟中零落成泥濘,獨留了幾杆萎蔫的葉子,在冰冷的雨雪中顫動。

白櫻城外的官道上,落滿了早開的櫻花,混合著雨雪塵土,整條路滿是泥濘。路兩旁滿樹的繁花早落個幹淨,隻剩下些個蓓蕾,在春寒中欲落未落。一陣陣驟然的馬蹄聲從遠而近,飛濺起一片片的泥水。聽這急驟的聲音,還有騎在馬上的人渾身滴落不停的雨水,騎馬人和馬的身上濺滿了密密麻麻的泥點,騎在馬上的人應當奔馳了不短的時間。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急事,讓人在這樣的天氣裏,不停氣的急劇飛奔。

從城外飛奔而來共兩人兩騎,接近城門時,兩人並未收緊馬韁,反而狠抽一鞭,奔城門急闖而去。城門守衛見兩騎來勢洶洶,不敢硬攔,眼見著兩騎急馳而過。兩騎闖過城門也不收勢,連連抽鞭,分開各往一個方向而去。看他們去的方向,好像一個是天女教分宮,一個是白家。城門守衛都在暗自思忖,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麼大事,讓這兩人如此急促。

兩刻鍾後,一隊人馬護著兩輛馬車急急的出了城門,往兩騎來路而去。城門守衛麵麵相覷,隊伍中赫然有白家大小姐和天女教分宮神使,以及一幹白家子弟和分宮神衛。

夜半時分,雜亂無章的急促馬蹄聲,再次在白櫻城的城門口響起。在城門的開合聲中,馬蹄聲一路向天女教分宮的方向而去。

第二天,白櫻城豔陽高照,氣溫回暖。滿城的繁花盡開,仿似前幾天的陰霾從未有過。城外的櫻花開得更是分外燦爛,一片片雲蒸霞蔚。特別是東山上的那一山頭櫻花,仿似從天上掉落的雲霞,又似錦緞鋪就而成,在朝陽下散發著璀璨的色澤。

史載:帝初生,冰雪消融,萬花盛放。天帝降雲錦於東,謂天賜珍寶。

聖史載:聖元二百六十二年三月三日辰時,第十三代聖主媂娥於白櫻城天女教分宮,誕第二十八代聖女,名媂好。聖女生時,豔陽高照,花開似錦。聖主因早產,懼女體弱早夭,另取小名天保,祈天帝長佑。

今年的秋天來得特別遲!這是今年居住在聖城中的人一致感受。明明已是八月末,眼見著將近九月,往年已著夾衣,現今卻隻能還穿單衫。即便聖城所處地理位置偏向南部,今年的天氣也太過反常了。

聖城的中心,是占地寬廣的天女教聖宮。聖宮前是一片寬闊的廣場,之後是四麵高高的宮牆,把整個聖宮圈於牆內,像一個城中城。廣場後麵的宮牆,分別築有四門,門上有門樓,內有神衛值崗。四門各自通向不同的地方。

聖宮內有一座地勢稍稍高的宮室,皆有青石修築而成。此石宮長六十米,寬四十米,分上下兩層。門、窗也是由鏤空的石雕堆砌成,房頂更是由天女國中稀少罕見的五色石瓦鋪成,在陽光下一片耀眼燦爛。更怪的是在屋脊兩端,除了雕有瑞獸,競各有一根尖尖的細針似的金屬棒,直直伸向空中。

石宮裏麵四麵廣闊通風,石窗洞開,光線明亮。正中除了一張楠木矮幾和一個錦墊,其餘四方都是一排排石架,石架並不很高,上下四層,上麵放著一個個像陶瓷做成的盒子,盒子裏麵是由各種不同東西製成的“書”。它們中有獸骨龜殼,也有竹蔑木片,最多的是錦帛書籍,也有少量的麻紙和各種色彩的紙製成的,最稀少的白紙書隻有一兩本。石宮中的石架有上百,但有一大半的石架是空的,上麵沒有擺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