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整建製推進統防統治 增產增收保安全(2 / 2)

二、取得成效

1、解決服務

筱村鎮有3.7萬人口,農戶1.16萬戶,約有三分之一農戶常年在外經商或打工,留在家中大多是老人婦孺,這樣外出農戶家庭就麵臨兩難選擇:一方麵是想在外務工經商多賺錢,另一方麵又想種糧能自給。何況戶均農田很少,隻有1.2畝,屬種糧的“散戶”,田管不方便。該社開展“統防統治”後,成了“田保姆”,形式“農民種田我服務,農民打工我管田”的模式,村裏農戶就不用呆在家裏守稻田了,有效地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2、增產增收

以前農田病蟲害防治靠農戶單打獨鬥,很難做到科學防治,效果不好,容易造成浪費。據2013年調查測算,筱村鎮農民自己防治病蟲害,一畝水田成本需130元左右,實行專業化統防統治後,合作社防治成本每畝95元,相比減少35元/畝,並且防治效果更好,2007年以來合作社統防區沒有發生嚴重的水稻病蟲害。據2010~2013年4年的合作社統計,全鎮累計實施麵積42878畝,統防區與非統防區相比,每畝減少防治1.23次,減少農藥用量229.5克,減少農藥費用22.9元,節省人工費用23.4元,每畝增產稻穀59.1公斤,每畝增收247.91元,新增總效益1063萬元,增產增收效果十分顯著。

3、保障安全

“統防統治”選藥、用藥更加科學合理,控製高、劇毒和高殘留農藥使用,減少農田用藥總量,農藥包裝物及時收回,減輕了農業麵源汙染,有效地杜絕了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確保了農產質量安全。嚴格按照植保專業規範規程作業,同時農戶家中不再貯備農藥,確保統防區人畜安全。2007年至今合作社統防區內從未發生人畜農藥中毒安全事故。

4、保護環境

據筱村鎮農技服務中心資料,2007年以前全鎮農田畝用藥量1500克左右。又據2010年~2013年4年合作社調查統計顯示:統防區畝均用藥量500克,比自防區畝均用藥量700克,每畝用藥量減少200克。這說明實行“統防統治”後,不但統防區用藥量下降,而且對自防區的農戶有示範參照作用,有效防止亂用藥、盲目用藥等現象,實現農藥減量控害,稻田生物結構得到改善,天敵種類、數量增加,自然控害作用上升,保護生產環境作用明顯。

三、主要體會

1、政府重視是保障

各級政府廣泛宣傳發動和實施全程監管指導,農民親身感受這是政府親民愛民的真情作為;落實惠民政策,財政每畝補貼40元,降低了防治成本,大大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壯大了“統防統治”專業化服務組織。政府重視才能保證“統防統治”全麵推進。

2、主體培育是基礎

加強“統防統治”服務主體的組織能力與服務能力建設,打造能打勝仗、技術過硬的專業化防治隊伍,做到“服務優質、行為規範、防控科學”,才能真正為政府分憂、為農民解難。主體強大才能保證“統防統治”順利實施。

3、科技支撐是關鍵

能享受各級農業植保部門測報成果和技術支持,遵照植保專家製訂的防治策略、防治方法、操作規程作業,有了技術支撐,合作社才有底氣,就壯了膽,才能做到科學防治。科技支撐才能保證“統防統治”顯著成效。

四、兩點建議

1、加強自身建設

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內部運行機製,促進合作社規範運作。落實服務人員意外保險,解決後顧之憂,確保隊伍穩定。加強隊伍與裝備建設,提高綜合業務素質,增加防治能力,提高防治效率。

2、拓展服務功能

積極探討、實踐跨鄉鎮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逐步擴大防治服務麵積。實現服務業務多元化,開展楊梅、茶葉等病蟲害統防統治,增加防治作物種類;開展集中育秧、插種、收割、烘幹、儲藏等服務,逐步拓展服務內容,提升合作組織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