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我國反傾銷問題應對措施(1 / 2)

淺議我國反傾銷問題應對措施

經濟研究

作者:彭思衡

【摘要】本文將從三個方麵簡要談談我國的反傾銷問題:其一是反傾銷的概念,希望能使人們對反傾銷貿易有一個粗淺的認識;其二是分析我國貿易中存在的反傾銷問題,指出反傾銷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其三是指明應對反傾銷問題的措施。通過對這三點的闡述可以為我國應對全球化經濟的衝擊提出一些建議,以期我國能夠在進出口貿易中維持本國的利益,避免人民財產受到不正當貿易的侵害。

【關鍵詞】反傾銷 經濟全球化 應對措施

2010年6月11日,印度就原產於中國及亞洲等地的PVC 樹脂反傾銷調查做出裁決,決定對中國的產品征收反傾銷稅,而令人震驚的是,在初裁中中國沒有一家企業參與應訴,最終反傾銷局以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為由,裁定中國的傾銷幅度為29.43%。2013年8月22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下屬的貿易委員會又正式向有關部門提議將在今後三年對中國產膠合板征收反傾銷稅,該提議也在當日便遞交給了韓國企劃財務部。由上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在一係列的反傾銷案例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許多企業仍舊不重視維護我國正當貿易的權利。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麵臨的反傾銷調查問題將更為嚴峻,對此本人有了一些關於反傾銷問題的看法。

一、傾銷和反傾銷的概念

(一)傾銷。

傾銷是指將本國不需要的產品倒賣到國外,即一個國家可以通過傾銷貿易將本國不需要的產品以低於另外一國市場的價格出售,打破該國市場的貿易平衡。這種不正當的貿易方式在給傾銷國賺取利潤的同時,也嚴重損害了被傾銷國的利益,鴉片戰爭就是外國人不斷在中國傾銷鴉片所導致的。因此傾銷的行為是受到譴責的,如果有國家惡意在別國傾銷商品,將要受到法律製裁。

(二)反傾銷。

反傾銷是指一個國家針對另一個國家一種或者幾種產品或服務在本國的傾銷行為采取的抵製措施,在《關稅貿易總協定上》已經對反傾銷行為的懲處辦法做了明確的規定,但是許多國家仍舊按照本國的法律來懲處反傾銷行為。一般情況下,當國外向國內傾銷商品的時候,該國會采取提高關口稅,增收附加稅的辦法來抵製國外的傾銷商品,使國外的商品無法在該國以低價出售,以達到反傾銷的目的。傾銷商品和反傾銷是各個國家進行貿易大戰的手段之一。

二、當前我國麵臨的反傾銷問題

國際對傾銷的製裁是極為嚴厲的,一旦某國的商品被人定為傾銷商品,該出口商品就需要繳納高額的反傾銷稅,時長可達5年,這也就意味著該商品將在市場上失去地位。與此同時,國內非傾銷商品也會被一些關稅壁壘牽連,商品的出口將受到影響。我國受到反傾銷指控的侵害較為嚴重,這對我國商品出口貿易極為不利,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目前國際市場經濟增速較為緩慢,而我國的對外出口商品數目隻增不減,增速快於國際市場,這也使得我國成為了眾矢之的。

(一)進口產品衝擊國內市場的趨勢仍舊會上升。

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各國都希望能夠通過進出口貿易來平衡國際間的供求關係。我國已經對世貿做出了承諾,從2003年起便主動降低了國內的進口稅,其中工業產品下降1.1%,農業產品下降1.1%,這意味著我國受到國際市場進口產品的衝擊將進一步加大,國家也將更難實施宏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