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借即將在6月初由《中國現代教育裝備》雜誌承辦的“2010中國(南京)國際教育裝備暨科教技術展覽會”召開之際,我們有幸采訪到了南京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書記、副主任後有為同誌。南京市作為虎踞龍盤今勝昔的曆史名城,更作為江蘇省乃至華東地區教育發展的中心城市,在教育理念、教育資源和教育現代化發展等方麵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編者整理了以下采訪內容,望能對教育裝備工作有所促進、有所借鑒。

問:我們從《2010年南京市中小學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工作意見》獲知,在2010年南京市中小學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要采取“大動作”了,在高中裝備理科實驗室數字化係統,在中小學裝備多媒體數字錄播係統,更新換代中小學計算機網絡教室,開展學科數字化建設,同時還要對多媒體係統設備,學生課桌椅,儀器、藥品與各類耗材,高中通用技術專用教室及中小學、幼兒園圖書裝備進行更新,您是如何統籌安排如此複雜的工作任務的?

答:過講了。談不上“大動作”。南京市今年的裝備計劃經費大約在1.6億元。涉及的項目分為傳統的項目和新建的項目。前者如學生課桌椅,教學儀器、設備和各類耗材以及多媒體設備、音體美器材等裝備更新。後者是從推進學科建設出發,從整體推進南京裝備事業發展的角度來安排,如高中每一個區縣裝備一所理科實驗室數字化係統(俗稱:數字化實驗室),每一個區縣裝備一個“多媒體課堂錄播係統”。從操作與經費層麵分,我們是把經費大部分切塊到區縣,稱為“切塊經費”,占總額的90%,這一部分經費的操作由區縣負責,我們從宏觀上管理,技術上指導,采購上規範。還有10%的經費,留在市級,稱為“專項經費”,由市教育裝備辦負責操作。這部分經費主要是通過引領示範,來推進全市裝備整體水平的提升。如今年在每一個區縣裝備一所高中的“理科實驗室數字化係統”就屬於這個專項。2009年我們在每一個區縣裝備了一個“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也是這種方法。另一方麵圍繞教育均衡發展,我們的專項集中在全市薄弱環節和薄弱地區,通過專項支持來進行區域範圍或某個領域的整體提升。如2009年我們對農村村辦幼兒園以江蘇省頒布的農村中心園標準進行了整體提升,對農民工子弟學校進行裝備,提升其辦學水平。2010年我們繼續以專項形式進行農村中心幼兒園的提升。全市的教學儀器、圖書裝備及專項經費均由市教育裝備辦負責和實施。

工作任務確實很大,也很複雜。如何來統籌安排如此複雜的工作任務呢?我主要是分清輕重,把握難點,合理分工協作。具體來說,對於“切塊經費”,即以區縣為主的裝備工作,我們采取宏觀政策指導,技術標準規範、集中采購分區實施、市區二級驗收把關的方法,使市區縣二級裝備部門各負其職,通力合作。如課桌椅更新,我們先著力抓好課桌椅選型、課桌椅的質量標準和技術規範,通過召開年度展示會和專家評審,最後形成年度課桌椅裝備工作實施意見,全麵指導區縣搞好裝備。在此基礎上,集中區縣計劃通過“集中采購”與“協議采購”兩種方式,確保任務完成和質量保證。區縣負責驗收,市負責抽查監督。對於市級專項裝備,我們是以市為主,區縣配合的模式。由於專項裝備往往是先進性的項目,或有著比較特別的要求,因而其技術標準與質量需要研究,所以,全部由市裝備辦操作。我們抓好一個技術團隊做好標準與裝備方案,以責任科室帶頭開展集中采購與實施。

工作中我主要是抓重點工程和宏觀上的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單位領導團隊的作用和每一個科室的作用,二是強化科室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三是建立了“實驗室”“信息技術”“圖書”等裝備研究中心組,充分發揮來自學校一線教師的力量與技術,延伸南京市裝備部門的力量,特別是在管理上和技術支持上,用好中心組成員是我們工作的一個有效方法。

除了以上措施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力量,就是充分依靠行政部門的力量。我們和相關行政處室與事業單位緊密團結,如中教處、初教處、財務處、規劃處、教研室等,在各類裝備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將行政處室的作用發揮到最佳狀態。

問:我們從相關媒體上獲知,在南京市政府每年的教育投入中,對教育技術裝備的投入占很大比例,資金的投入隻是一種手段,但在實現現代化進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績,您覺得南京市是如何穩步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在推進過程中又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同時,請您談一下您對“教育現代化”的理解?

答:南京市教育局每年在基礎教育教育技術裝備上的投入是比較大的,“十五”與“十一五”期間,幾乎每年都是1億元的經費,再加上區縣配套的資金,平均每年達在1.5億元以上。在推進教育現代化上,南京市的教育工作首先是旗舉得早、舉得高,“創一流教育,建教育名城”和“均衡發展、優質發展”的思想理念始終如一地落實在各項工作上,而在裝備上尤為突出。如教育裝備的經費每年都向薄弱區縣和薄弱環節傾斜;其次是抓手抓得好與準,南京基礎教育以省開展的區域教育現代化驗收為動力,整體推進區域現代化進程;依據區縣的經濟與教育發展一個一個地推進實施;再次是過程管理嚴格,實施質量比較高。在教育現代化推進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層麵實施一個又一個工程,如“三新一亮工程”“示範初中工程”“農村幼兒園提升工程”等。在裝備上,我們主要依據江蘇省頒布的裝備標準中的二級標準靈活實施,既基於標準而又高於標準。這個“高於標準”,主要是在一些項目的功能與質量標準上做到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