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淩盡野,暮雪夜人歸。
小安村不足百戶,背靠泯雪群峰,地勢高絕,常年積雪,世代以種養藥蓮為生。
林程出生於此,是普通的三口之家,家中父母在村裏頗具好名聲,鄰裏和睦,林程自小也是極為懂事,安靜聰穎,總受人誇讚,所以日子雖然過得有些艱難拮據,但也算安定平和。
林程從小就沒讓林父林母多費過心思,並且,他少年老成,小小年紀就懂得為家人分憂,習得林父一手養蓮的好本事,每日午時,便來山坳的蓮場,和林父換班,替父分勞。
藥蓮,是小安村人的命根,是每年收入的重要來源。若不是足夠放心和無奈,林家斷不會將看護藥蓮的任務,交付給一個剛滿十六歲的孩子。
林父每日午後別有工作,他經人介紹,謀了一份兼差,每日午後,需要跑到山下的城鎮裏,替人看家護院,以貼補家用。
林程對看護藥蓮的安排並無不滿,反而極力讚同。
養蓮雖然辛苦,但獨自一人呆在山坳的時光,卻也極為舒心自由,是他一天中最輕快的時刻。
……
午後,林程與林父交班完成,便獨自一人在泯雪峰中看護藥蓮。
藥蓮必須生長在開闊之地,以接受日光雨水,所以身在蓮場,可以一覽泯峰壯麗景色,雪峰雄偉,瀚無人煙,令人心曠神怡,忍不住掉文袋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後兩句是啥來著?”
不過林程是假文青,忘記了這首古詩的後兩句。
相信未來,也不會有人和他提及這首詩……
林程眼裏閃現出一瞬落寞,但隨即便消失不見。
多年過去,他早已適應與習慣了這個世界。
……
養蓮是辛苦活,也是仔細活!
藥蓮種於雪山,便以雪蓮為稱,尋常人家多種植三品雪蓮。三品雪蓮成活率不高,是以若不傾注心血和時間,很難會有好收成,林程跟隨林父學習養蓮兩年多,也隻近日才得家中放心,將這唯有的一片蓮場交由他打理。
林程養蓮是有真本事,他仔細的打理每一朵雪蓮,翻動,修剪,勤勤懇懇,然後將雪蓮生長的情況用炭筆記錄下來,方便日後觀察。
使用炭筆記錄,是林程出的主意。科學的記錄和總結,相比其餘養蓮人單憑經驗的種植方式,自然有所益利。
為此,他還受到過父母以及小安村民的一致讚揚。
但前世所學,對他的幫助好像也僅限於此。
這個世界並不簡單,他的這點小聰明,連幫助家中擺脫貧窮困境都難有機會。
時間過得飛快,不久日薄西山,泯峰的雪景在夕陽下染了一層金邊,看起來有些璀璨奪目,林程手頭的工作也是終於完成,能夠好好的休息一番,他看著雪峰上漸漸垂落的紅日,心中不由開始遐思。
“如果能夠再發現一朵野生的六品雪蓮....”
林程回憶,兩年前也是這個時候,他剛剛跟隨父親上山學習種蓮,便在一處雪崖陡壁上發現了一朵六品雪蓮……
他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從林父那不苟言笑的臉上,所突然綻現的那抹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