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和貨物的清點在老者的吩咐下,夥計們和城樓邊上的稅官檢點著應該售賣的貨物。盧家有著錦盒的收入於是幹脆將和克洛斯商會交換的所有的貨物轉賣於安順的貨主。
當然安順本地貨主收價肯定較內地要低,可是盧家也虧不了多少。因為按著此地的交易慣例,商隊的貨來回安順都要被安順的地主給抽三成的水。
相當於過路費的名義,畢竟安順太平已久,軍備廢弛,即使有著戍卒,也比不得當下地主的私兵精銳。
如今安順的防務,全靠著當地四大家維護。這些豪強百年來以商道立業,在亂世中卻也可以為自己謀一份富貴。
雖然大燕兵鋒正銳,大夏也隻能在沿海行省苦苦抵擋。
然而西北自古苦寒,從來都算不上兵家必爭之地,可以坦白而言千年來無論如何的改朝換代戰火都未曾燒到此地一郡一縣。
這四家就是土皇帝,至少這百年來未變分毫。
安順這一道的四家巨商,分別為楊劉文張。
盧家將貨全部抵給了最末且也是最晚來安順的張家,卻也是有交好張家後頭大燕商道的各位同道意思。
這是明顯的兩頭下注,盧家大概也忘記了如今他的身份是大夏的皇商。然而話又回來畢竟這世間,聽過守國的軍人,聽過守土的文官,但是千年來又有誰聽過商人會為王朝守節。
這錦盒換來的貨款估摸著拿回來盧家至少也要分到了大頭,不知道賣掉的這些東西又能換成軍費幾何。
盧家這種吸食著垂死的大夏壯大自己的行為科斯特雖然不恥,但他也知道克洛斯家族做這些事情也未曾少過。
不過就連玉陽趙氏都不敢接大夏的爛攤子,可想而知這盧家也很有幾分為了錢不要命的膽識。
這是及其詭異的亂局,有著隻有商譽沒有政治倒向的商人加入,就連千年老狐狸科斯特都猜不著是誰想要盧家老主去死。
當然他也不會太關心這種事情,畢竟蘇輕裘餘脈的消息還要行著盧家的方便。
而如今盧家少主稚嫩,安順的上下打點也全依著最早在黃沙棧瞧到的那位老者在布置。
他的商道雖然不甚效忠大夏,可是也的確是為了維護主家而不乏老辣。
用紫荊花商會的回貨賣了張家一個好後,就順著這個好在安順舉行著沿路的扶靈和祭奠。
儀式是在安順各位商道的見證下隆重的進行著,的確是弄得比想象中的要聲勢浩大的多。
十裏白丈,萬人哭巷。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死了皇親國戚,但是這陣勢的咄咄逼人卻是劍指那些還呆在玉陽沒得到消息的旁門親戚們。
畢竟此時扶靈的是盧家的少主,由她繼承商會之主的名義在各位同道的觀禮下就及其的名正言順。
當然盧家家主空懸的位置該如何評斷,作為盧家奴仆的老者的確是插不上手來。可是如今他這麼一作弄,一宣揚,等於就將盧家安身立命的商道烙上了盧家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