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當一把手的無奈之處,之所以有一把手的存在,是因為底下有二把手、三把手等人墊底,如果二三把手都不聽一把手的話,那麼這個一把手也就沒什麼意思了,所以有的時候,一把手也有必須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氣魄。
張繼偉在董勤河辦公室談條件的時候,黃一天正在召開紀委副書記和科長一級的幹部會議,商討從哪裏著手調查張繼偉書記被打的事情,調查古順河鄉為什麼不給人調查,裏麵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東西。怕有生人進場,這就很能說明問題,如果不做虧心事,有什麼怕給人看的呢。
紀委的人本來對黃一天很是年輕都有點不服氣,可是不服氣不行,自己以後如何發展還指望人家推薦,第一次布置工作如果不支持,以後也就沒有機會了,紛紛點頭說,王黃書記說的很有道理,這古順河鄉本來就不是什麼安靜的地方,因為拆遷發生多次上訪事件,這次張書記被毆打,作為幹部監督管理部門,必須調查清楚。
黃一天的會議開了半小時左右才結束,經過動員,大家的參與積極性都很高,都表示有信心在短時間內把古順河的事件解決好。整個會議的過程中隻有一個人,一直保持沉默,一言不發,等到會議一結束,趕緊哧溜像做賊一樣,偷偷的溜到了董勤河的辦公室。
董勤河見紀委副書記何達康這個時候來找自己,就明白紀委那邊一定是有什麼動靜了,於是問,何達康,有什麼情況要彙報的?
何達康憤憤不平的說,老大,剛才黃一天書記開了個科長以上幹部會,準備利用張繼偉副書記被打,對古順河鄉的事情進行徹底調查,奶奶的,這個黃一天難道想投靠張繼偉?如果真是這樣,我這心裏擔心,要是動手的力度太猛,隻怕不該被他知道的事情也被他查不來,那我們可就被動了。
何達康為什麼稱呼董勤河為“老大”呢,這話說起來,還有段緣由。這位現任的紀委副書記何達康,原本是董勤河的秘書。
何達康做董勤河秘書的時候,跟董勤河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主仆”關係來形容,隻要是董勤河的話,不管正確與否,他都是堅決執行,隻要是董勤河做出的決定,不管是不是違法,他都會全力以赴去做,這樣一個沒有原則,沒有是非,以領導的意誌為準的秘書,當然是深討董勤河書記的歡心,在幾年的時間裏,經過董勤河的親自運作,小秘書何達康,已經坐上了縣紀委副書記的位置。
在普水的地盤上,經董勤河一手提拔起來的人不少,但是能有資格把他稱為老大的隻有幾個,包括現在的公安局長劉鳳奎和其他一些將在後麵提到的幾位部門一把手。
這些人經常在周末的時候,聚在一起大吃大喝,酒要當地最好的,陪酒的要是當地最漂亮的姑娘,有時候還會找個合適的地方大賭特堵,反正有公安局長陪著,絕對沒人敢來抓賭。
普水的老百姓在背後稱這幾人是“普水十虎”,這幾人卻以兄弟相稱,因此,官場裏的人大多稱呼幾人為“普水十兄弟”。作為十兄弟中的老大,縣委書記董勤河當然有成為老大的必要條件,官職最高是一個條件,但是“仗義疏財”,卻也是董勤河穩坐老大位置的最重要因素。
這拜山頭,找老大,說到底,大家的心裏都是清楚的,無非是為了權錢二字,尤其是對於錢,沒錢那什麼去經營感情,獲得老大提拔,沒錢拿什麼討好老大,讓老大一直都對你有好感。
仗義仗到頭,最終的形式肯定是一個錢字。既然兄弟們對老大大方,做老大的當然也不能薄了兄弟們的這份情,畢竟老大和兄弟們都是工薪階層,想要讓大家的錢都夠用,就隻能靠山吃山了,偶爾的兄弟們利用手中的職權,在自己眼皮底下做些違紀違法的事情,老大董勤河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大家賺到的錢,也有自己的一份,而且必定是最多的一份。
有人說,這位書記難道不懂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嗎,就這樣任由底下兄弟無視政策和法律撈錢。其實,恰恰相反,董勤河比一般黨員幹部更懂一些政策和法律,而且經常主動學習一些新的政策條款,但是他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遵守,相反,是為了避開黨的政策和繞開國家法律,搞自己的“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