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沿河

詩散文

作者:亞楠

去沿河的路上

夜如此靜謐,仿佛萬物都回到了它的夢中。而山穀以空闊訴說,千萬年守望,都在這寂靜中呈現出明亮。夜幕更濃了,燈火掩映在樹影裏,似一段尚未萌芽的神話,若即若離處,皆是我探尋的目光。請不要驚動飛鳥吧,它們也已經疲憊了,可不是嗎?你聽,鳥的呼吸正透過夜色,在濕潤的空氣中化為相思。

而不遠處,遊弋的風掠過樹梢,在靜默中完成它的預言。所以,我在行走中沉思,在通往沿河的路上,想象著古思州的情韻,山水、寺廟、圖騰、纖夫、歌舞、傳說,以及它幽深的文脈。是啊,它們所傳承的,是一脈薪火,是根對土地的眷戀。所以,我來了,在這一方土地上,用追溯表達景仰,並以此完成我的旅程。

烏 江

綿延千裏的相思,在這一片水域潮湧。它聚集的靈氣,是澎湃激情開辟的疆域。所擁有的,皆為人間仙境。

所以,我在這畫屏中漫步,在山水依稀洞明之外,打開一扇門窗。也聚集著朝露、花香和明媚的情絲。都是遠古記憶裏碩大的花瓣——蔓延在烏江兩岸,以其嬌豔啟迪我沉睡的心田。但這個季節,水勢漸趨洶湧,這浩淼牽引的記憶,也回到了夢中。

那麼,我終於看見了,亙古的血脈持續奔流。或者,也代表著一種信仰,神靈把它的疆域推入空闊。就這樣,風是唯一的信使。

烏江纖夫

在時光深處,他以沉默抗拒遺忘。滔滔江水日夜奔流,我看見一條修長的纖道隱於山岩中。若一段記憶,苦澀中的悲愴擁有韌性,和蒼涼環繞的黑色蝙蝠。是的,這也意味著,烏江的悲憫源於苦難,源於人類最初的明亮。

但逆水而行的人皆用他的纖繩說話。或者,把希望儲存起來,讓每一個黎明都在粗放的呐喊裏回到它的領地。這顯然是一次放逐,而靈魂隻在蒼茫中打開自己。

因此,那些纖夫並沒有遺忘——在危崖上行走,如雲中露出的夕暉。而那時,親人們翹望的眼已經淚雨滂沱……

土家山歌

都是土地的饋贈。所以,這音符清亮的色澤比月光更澄澈,也更嫵媚。我看見一江春水靜靜流淌,或者,在風暴中激起千重浪。而魚鷹斜掠著它的翅膀,在黃昏裏啟迪岩石,和他恒久的激情。有時也會朝向山穀的另一方,沿著高崖攀援,如黑葉猴細小的呼吸。可是,山歌帶給我的,明亮之外的憂傷……一片雲飄過,時間忽然在此停歇。

我必須承認,這歌聲具有穿透力。也是潮汐彙聚的曲譜,神話泛著幽光。我的悲憫也是大地的悲憫,我的愛擁有遼闊和迷茫。所以啊,在沿河,在山歌的故鄉,我隻能讓耳朵持續開啟——這動與靜的更替中,時光把夢射向雲端。

麻陽河

從思渠鎮溯水而上,即是峽穀呈現的巍峨。雄奇一直伴隨我,直抵迷宮。但河水清幽,是墨綠,是寂靜中的藍發出微響。

我在陡峭的山路上盤旋,仿佛一隻鷹在空中搜尋它的目標。而大地上,蔥綠把生命緊緊握住——這便是麻陽河,幽深,詭秘,靜默,若遠古風鈴發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