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人力資源管理的建設
企業集團公司應從職業道德、專業勝任能力等方麵構建內部審計人才素質模型,通過選拔機製、培養機製、考核機製和職業發展機製等全麵打造符合內部審計工作需求的、穩定的、高素質的職業人才隊伍,以保證履職盡責。
(一)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的塑造
企業集團公司應積極重視做好職業道德相關規範的製定,並研究實踐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誠信、客觀、保密和勝任能力等核心價值觀的根植,以先進的職業道德文化引領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集團公司領導、首席審計執行官、審計部門負責人和內部審計人員應協同推進,長期演化並形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尤其是內部審計首席執行官和審計部門負責人應當成為內部審計職業道德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通過其率先垂範以及培訓交流等形式,在內部審計部門和人員中間塑造一種相互信任、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和客觀公正、勇於堅持的職業操守,以良好的職業形象示人。
(二)審計人員選拔機製的設計
1.合理進行內部審計人員規模配置與崗位設計
首先,集團公司應結合本單位內部審計發展戰略、審計計劃需求、審計工作量、人員變動、人員績效考核等因素,對審計人力資源現狀進行分析,製定相應的審計人力資源長期及短期需求規劃;其次,應根據內部審計管理目標和要求,科學進行審計人員崗位設計,明確每個崗位的具體職責,製定明晰的崗位說明書,保證事得其人,人盡其才,人事相宜;最後,應考慮崗位的適度動態輪換,以激勵為原則調動審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保持工作新鮮感,提升工作績效。
2.構建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模型
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模型是指對內部審計組織結構、崗位配置以及內部審計工作特點、內部審計業務對象進行分析,明確審計人員應具備的勝任能力指標體係。IIA《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框架》(CFIA)指出,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標準的綜合指標根據屬性,可分為認知技能和行為技能兩類。設計勝任能力指標體係應充分考慮:語言能力(中文書寫及表達能力)、學曆水平、專業背景、審計專業知識水平和實務工作經驗、內部審計工作資曆證明、內部審計工作其他相關業務知識水平、文案工作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學習知識的能力以及關係管理能力,尤其是要選拔既懂審計業務知識又熟悉信息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審計人員能力模型應與審計發展戰略、內部審計職能、個人職業發展需求以及公司整體人力資源需求相匹配,並進行動態調整。
(三)審計人員培養機製的設計
1.製定科學的審計人員培訓計劃
針對內部審計人員勝任能力模型提出的要求,編製相應的評估問卷,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技能測試及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製定培訓計劃,選擇相應的培訓課程。該考核評估結果也可為審計人員的職稱職務晉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2.多渠道、多方式培養鍛煉審計人員,提升業務技能
集團公司可以通過實行審計項目主審輪流負責製和崗位輪換學習機製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培養鍛煉審計人員,提升其業務技能。審計項目輪流主審負責製可以培養責任意識、組織協調和溝通能力。項目組內應建立共同討論、暢所欲言的氛圍。首席審計執行官應率先垂範,起到傳承的榜樣作用。崗位輪換或異地交流對審計人員專業技能提升和掌握公司實際運營狀況更有幫助。集團公司既可以從業務部門抽調專業人員加入審計團隊,也可以鼓勵審計人員到業務部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