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酒桶裏麵不是酒(2 / 2)

中佐連連搖頭,讓他想辦法,還必須要找信得過的人。劉福喜不假思索地向中佐推薦自治會長樓宇。此人留學英國,學富五車,皖南有田地,湖城有工廠,家大業大,德高望重,不僅精通日語,而且精通英文,找他翻譯一定可靠。

中佐當然知道,組建偽政權的時候就考察過樓宇。當即命令一個軍曹去請自治會長。再讓劉福喜趕緊找人把膠卷衝洗出來,把錄像帶放映出來。

真是的,不作死就不會早死,這都是自己找來的麻煩,解玲還需係玲人裏,誰叫自己當了狗腿子?劉福喜先跑到電影院,電影院不願意放電影給日本人看,他們進城幾天後,老板姓也沒心思看電影,對外就宣布說機器設備壞了。

劉福喜不信,說這麼久應該修好了。頭子對這二鬼子連聲抱怨,說到處打仗,人心惶惶,零配件買不到。翻譯拿出小盒子,說不是看電影,是放映這個錄像帶。

電影院的人見過世麵,知道,如果在強光的照射下,可能會看到一些景象。但這是日本人要的東西,錄像帶有來曆,一定是日軍動態暴行的記錄,這可是曆史的罪證。

於是告訴他,即使自己設備修理好了,型號也不對,這16毫米攝影機隻有外國人才有,在目前的小城市裏,別想看片子。就是到南京也未必能找到放映機,說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劉福喜隻有到照相館去。那年頭,照相的人本來不多,湖城是個小城市,隻有兩家照相館。那一家有南京親戚逃難來這裏,述說了日軍進南京殺人如麻的暴行,擔心鬼子來湖城,全家跑反到重慶去了。隻有一家開著,也半掩著門。

劉福喜一腳踹開了照相館的門,老板喬立人剛想發怒,便看到了劉福喜,瞬間壓住心頭的怒火,笑著說:“哈哈,劉翻譯光臨,怎麼不提前打聲招呼,好讓我在門口相迎啊。夥計,上茶,上最好的茶!”

喬立人認識劉福喜,因為它帶著給日本人照過相。那都是些什麼照片呐,全是弄虛作假的東西:找來幾個日本慰安婦,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給孩子們發糖果;找幾個長得和善一點的日本兵抱孩子;給賣鞋子的小攤子上插上日本小旗子……從大人到孩子,沒有一個願意配合的,尤其孩子嚇得哇哇大哭,拍一張照片要擺弄半天,都是為了配合他們“中日親善”的狗屁謊言。

也有的日本兵,喜歡湖城的山光水色,照了照片寄回家。都是這翻譯官帶來的人,因為受到國際輿論的譴責,沒在像他們在南京那樣殘酷屠殺,但是耀武揚威的本性沒有改變,連二鬼子也跟著狗仗人勢,為虎作倀。

老板雖然看不起劉福喜,但是也不敢得罪他,現在的湖城,全在日本人掌控之下,要是得罪了,那照相館也不用再開下去了。

“喬老板,馬上,把這些照片洗出來。”劉福喜大大咧咧坐下,掏出一卷膠卷放在桌子上。喬立人拿起來一看,既不是日本人用的櫻花牌,也不是中國貨,而是美國的柯達膠卷。美國1880年創立的柯達公司,是一個與攝影藝術共同成長起來的影像器材帝國。

喬老板誇這個膠卷的質量不錯,問他從哪兒搞來的。翻譯一邊誇著黃山毛峰香醇可口,一邊抱怨說:“今日真他媽的倒黴,在江中撈出一個酒桶,裏麵一滴酒也沒有,卻是這些玩意,也不知拍的到底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