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壹疑惑萬分,難道這二妹和她爺爺在村裏還屬於不詳之人?得,管不了那麼多了。二妹家的房子還是土坯的茅草房,內部應該有兩個小間。房子的門口堆著很多破破爛爛的東西,鐵皮、硬紙、塑料、瓶子等等。
二妹從她爺爺的口袋裏摸出鑰匙打開了房門,然後摸黑拉了一個開關,昏黃的燈光便現了出來。周壹抬頭看了一下,發現是一個很小的燈泡在發射出光芒。這種好像就是什麼五瓦的燈泡,光線雖然昏暗,但對於農村人來說它的優點是省電省錢。
周壹把二妹爺爺的屍體放在外間的小床上,便跟著二妹進了裏間看了一下。外間不但是她爺爺的住處,同樣也是廚房、而裏間才是二妹的住處,同樣也是儲存糧食的地方。
回到家裏的二妹表現終於稍顯自然一點,不像在縣城裏那般的無助。到了裏間把口袋裏的幾毛錢收在抽屜裏後,她便忙著到外間的灶台上做起飯來。
周壹下午還真沒吃飯,二妹同樣也沒吃。周壹不怎麼餓,本來想讓二妹好好休息,她回縣城去的。可是看到二妹那可憐兮兮的眼神,周壹點頭答應留下來吃飯。
在二妹的心裏,周壹是好人,是她的恩人。她爺爺被撞了以後,沒有一個人幫助他們,就周壹幫她把爺爺送到了醫院。雖然醫院沒有救活自己的爺爺,可是周壹的行為卻是得到了她的信任。
二妹的廚藝還挺不錯的,一頓簡單的燒稀飯餾餅炒土豆,土豆炒得是很有味道。周壹一邊吃飯一邊詢問二妹家裏的情況。通過二妹斷斷續續的敘述,周壹總算了解了一點。
原來二妹的爺爺是一個聾啞人,曾經有過一個智障妻子,而且還有過一個兒子。但是兒子也是智障,當然也就娶不到媳婦。她爺爺為了能夠在臨老的時候有個人奉養他們,就四處打聽有沒有遺棄的孩子。後來他們收養了二妹,他們也不知道二妹是哪裏人,就是從一個陌生的女人手裏用幾十塊錢買下來的。
二妹的爺爺收養了二妹以後,不但要照顧智障的兒子,還要伺候幼小的二妹,身體更加的不堪重負。二妹十二歲的時候,她的那個名義上的智障老爸掉河裏淹死了,所以就隻剩下二妹和她爺爺一起生活了。勞累的日子過到了今天,也總算是把二妹撫養出來了。等再過兩三年,給二妹找個丈夫,那樣他死了的時候也算有人送終了。這個可憐人的小小的願望卻並沒有實現,而是早早地撒手西去。
周壹聽得是唏噓不已。二妹說她爺爺從來沒有給她說過她小時候的事情,她都是聽村裏人講的。本來她爺爺要送她去上學的,可二妹的性格實在有點太過軟弱,在學校裏屢屢被人欺負,她爺爺看到孫女上學上不到什麼頭緒,再經常哭著鼻子回家,也就絕了培養二妹的念頭。
爺孫兩從二妹那個智障的老爸死了以後,加上她爺爺無法在做一些田裏的農活,兩人便已撿破爛為生,僅有的一畝多田地也以一年三百塊錢的租金租給了別人耕種。這些年來,兩人也算攢了一些錢,這都是給二妹以後嫁人做嫁妝的。
周壹不是沒見過窮人或是可憐人,他家前世也算窮人,可是比起二妹和她爺爺這樣的家庭來說,他們真的就很幸福了。前世總是經常聽到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周壹實在無法找出這一家三個人的可恨之處在哪裏。聾啞孤兒出身的爺爺,智障的老爸,還有一個被人遺棄的可憐的孫女和女兒,想到這一家人的情況,周壹都覺得這個世界上幸福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了。
半天的觀察和吃飯時的談話,讓周壹對二妹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這個女孩子說話不利索完全是家庭環境造成的,在她開始學話的階段,爺爺是聾啞人,父親是智障,她的語言怎麼可能發展起來。當然,說話並不是重點,而是二妹這個女孩的性格太過軟弱,不知道反抗,更不知道遇到事情該怎麼辦,什麼都聽別人的。想想,二妹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裏,成為這樣的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吃過晚飯,二妹把碗筷刷了以後,麵對周壹她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留吧,家裏沒有地方睡;不留吧,周壹幫了她,她不能趕人家走啊。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二妹站在周壹的麵前絞著雙手,嘴唇翕動,但卻沒有說出什麼話。
“你也該休息了,我去縣城,明天帶人過來幫你爺爺做喪事。”周壹看到她那茫然的模樣,覺得這個二妹實在讓人心疼。本來家裏的情況就更可憐了,現在又成長為這樣的一個女孩子,怎麼能不讓人難受。
“你——在家裏睡吧?”二妹聽到周壹還要為她爺爺辦喪事,急忙脫口挽留。
如果您覺得《重生之逍遙生活》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