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初一結束】(2 / 3)

果然在七月二日這一天,東南亞泰國開始爆發金融危機,其後迅速席卷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的台灣。在周壹的指示下,操盤手開始隱蔽地跟在各個金融大鱷的後麵,一點一滴地往裏進。可是等到十月份,這些金融大鱷把目光瞄準了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時,這些操盤手便利用前期準備的三億美金和這幾個月以來所賺取的十億美金,逐步投入到香港股市。每當香港股市開始下跌時,周壹的人便開始逐步買進,把股市稍微抬高一點,防止股市崩盤。等到香港特區政府發布穩定政策以後,香港股市才開始稍顯穩定。於是,再往後,周壹的人再次跟著金融大鱷們轉移目標,目標直指韓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到九八年七月份美國和日本股市發生動蕩,各國金融家再次把目光瞄準香港時。周壹的人在東南亞各國身上卻賺了個翻番,資金已經能夠翻到了二十多億美金。但是,這次不需要周壹出手了,因為從那邊傳來的消息看,國家已經開始行動了。到九九年這次金融危機逐步消失後,周壹的人已經在這次危機中大賺特賺東南亞各國、以及美國和日本將近六十多億美金。周壹也不吝嗇,直接給予了各個操盤手高額的金錢獎勵,直接發出去的獎勵就達兩三億美金。這次的危機周壹雖然無聲無息地做了點實事,但最重要的還是賺了一大筆錢財。這些錢百分之九十都歸了周壹的個人財富,隻有剩下的一部分才拿出來作為公司前期準備的彌補。當然,這些都是後來慢慢發生的事情。

隨著時間的前進,國內大環境越加的優良,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消費能力的增強,讓周壹所屬的新華集團公司的各項業務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零售業方麵的每個月營業額持續突破新高,中東部省份幾乎所有的省份都有了新華超市的加盟商。不算公司全資超市的營業額,就是全國的加盟商每年上交的加盟費都達到了將近十億人民幣。超市的加盟商在九七年七月份正式突破一千大關,數量為一千零三家,全資超市七十家。酒店方麵,接待客人的數量和盈利金額也比九六年翻了不止一番;汽車方麵的業務因為來自全國各地相同公司的競爭,發展稍顯遲緩,但仍然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型出租運輸公司;建築公司方麵的發展從剛開始的跨步以後,到現在則就有點停步不前了,因為他們麵對的競爭對手幾乎全是國有的大型建築公司,不管在爭取項目上,還是建築的水平上,周壹的公司都和他們有著一定的差距。這方麵,周壹到沒有太多的要求,雖然大型項目攬不到,咱就把目光放在小項目上,螞蟻多了也能咬死象。娛樂公司方麵,因為明星數量少的緣故,公司遲遲不能自己出品上檔次的電影電視,隻能小打小鬧。所幸,現在人們對於娛樂場所的認識逐漸放開,KTV、酒吧和舞廳的生意越來越好,數量瘋狂增加到一百二十三家的同時,盈利也在快速的增長,所以也就暫時抵消了公司在影視方麵的虧損。火鍋店的生意本來並被劉思源看好,可在東廬市的第一步所開起來的三間連鎖店的經營情況,讓劉思源看到了前景,開始了更加瘋狂的火鍋連鎖和加盟,到周壹暑假到來時,全省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了新華火鍋連鎖店。

在七月初劉思源給周壹的彙報上看,周壹所屬的新華集團公司已經涉及了零售業、建築業、運輸業、餐飲酒店業、娛樂業等五項業務,即使是現在最小的子公司——新華餐飲,它的規模也在三億上下。最後,劉思源給周壹總結了一下,集團公司大部分產業都是屬於實業,全部的價值大約在兩百億左右。其中,零售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順序而下是餐飲酒店業、運輸業、娛樂業、建築業。除去屬於公司的全部固定資產以外,周壹的個人收入已經接近了一百億。如果再加上到九九年周壹在金融危機中所賺取的個人所得的五十多億美金,周壹的個人資產已經得接近了恐怖的七百億人民幣。而劉思源也從中得到了幾億的身家。不管是周壹的新華公司的規模還是周壹的個人所得都已經可以在全國排上前三了。這是周壹認為的,他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