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瞬間,周圍眾人聽到範雪離的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儒氣之靈位,乃是這一次儒者之氣爆發之時出現的一尊聖碑,可謂至關重要。
普通人可以通過在儒道館考核,從而擁有儒氣,但儒氣修煉到一定地步之後,就會有極大的瓶頸,而這儒氣之靈位,乃是幾位刻印著先儒的神靈氣息,裏麵擁有著先儒對儒家的各種理解,隻有擁有這種神靈氣息,這才有望突破到儒家的更高地步,這才擁有進入聖道會的資格,絕對不是輕易可以匹敵之物。
所以說,他們第一下的判斷,是認為絕對不可能有人能繞開這儒氣之靈位,得到進入聖道會的資格。
不過注意到範雪離的表現,想到範雪離的各種驚豔來,他們忍不住心下湧起了一絲期待來,或許以範雪離屢次出現的奇跡,真的有可能達到這一步也未可知。
隻是這瞬間,那天師道主考官冷笑著說:“可笑!這靈位乃是聖儒之氣凝聚,沒有這儒氣之靈位,你是不可能通過的!”
他之前可是知道,這靈位裏有著強烈的氣息,哪怕就是普通的沒有讀過的書的人,若是能得到儒氣天授,得到儒氣貫體,甚至也能成為一位大儒,足見其中力量之強大,而此物更是其中藏著天道之氣,沒有此物,想得到進入聖道會,那等於是作夢。
這瞬間,無數道目光都凝聚在範雪離身上,等待著範雪離的行動。其中有著那水思佳公主的失神與擔憂,也有著林儒的一絲惋惜,範雪離已經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這一刻,範雪離的手一動,竟是指尖上帶著一道風,如影隨形一般,凝在空氣之中。
而後,他的指尖透過空氣,竟在上麵不斷地移動著,形成了文字來。
“別樣杏月,拂衣已如孤枝散。”
這些文字凝於空中,久久不散,仿佛擁有神靈一般。這正是範雪離之前通過昆侖之虛聖會初試之時,見到第一題是水中作字,引發的靈感來,而此刻他在指尖裏閃爍出火焰、冰寒之力,使其融合起來,自然在空中凝聚成文字,而陰陽平衡之下,字跡根本不會消散。
“他這是做什麼?這是詞?他是要做詞?”其他人不由麵色微變,但同時卻忍不住搖了搖頭,詩詞固然是大道,固然是儒道之氣最關鍵的所在,可以借用詩詞發出驚天動地的攻擊,但那些都是上古那些經典的詩文,凝聚百千年時間而成,已擁有靈意。
而現在範雪離卻是要做出原創詩文?難道就憑著這種氣息想要得到儒道天授?
這不是天方夜譚是什麼。
這一刻,範雪離的字還在空中繼續:“伊人欲往,且為東風盼。”
隻這瞬間,眾人不由麵色微變。
範雪離哪怕成為昆侖之虛小聖主,是因為藥學之道,而不是在詩文之上。像範雪離這樣的年紀,倉促學儒道,學詩文,終究是年紀有限,難成大器。
之前的“杏月”,自然與範雪離說的杏林有關係,倒是有一番儒道之道的,但一下子就轉到“伊人”上,文字可見滿是旖旎之風,哪有那種儒道的浩然正氣,哪有那種舍生取義的精神?
不要說想要得到儒氣天授,這種詩最多也隻類似“楊柳風曉風殘月”,從而在歌伎之間傳唱罷了。
不由許多人搖了搖頭。
這瞬間,範雪離頓了頓,看了看身邊的人參果少女,嘴角泛起一絲溫暖的笑容,開始繼續寫這詩文的下闕來。
“人間蕭疏,卻隻妖心暖。”
這全詞乃是“點絳唇”,多是以物寓情。這種詩詞詩意不在題中,也不在詩中,所以高遠有味。前闕範雪離寫了杏、月、拂衣、孤枝、伊人、東風,現在看起來都是鋪墊,字字刻畫,純於天然,不即不離,寫出了一副伊人思念的畫麵,從而襯托出人間蕭瑟之感,但下闕一起,竟點到了妖心溫暖,隻這麼一句而出,眾人不由心下一動,竟是忽然感覺其中情懷深摯。
“還留取,紅塵淒涼,思念更斷腸。”
字寫到這裏,卻是結束了。而旁邊卻早有些人,屏住呼吸,一字一頓地讀著,終究長長地驚呼了一聲。
範雪離寫的是便是身邊的女妖,她天性純良,卻被人類所害,滿腔溫暖之意,最後卻在紅塵裏淒涼,而身邊的那些妖已經不在,這種思念何等斷腸。
不知怎麼,這首詞讓人深刻地記憶著這位人參果少女,甚至從內心深處發出一個淒然的歎息之聲,仿佛被此妖所動一般。
這詩,看上去是抒情,實則是憤慨人間之意,滿懷豪情,何等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