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舞蹈在印度電影中的多維審美品質(1 / 3)

舞蹈在印度電影中的多維審美品質

藝術學苑

作者:高珊 帥彬彬

[摘要]印度古典舞以其神秘的宗教性、濃鬱的民族性、高超的藝術性和強烈的情感性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而當印度舞蹈這種古老的藝術走進印度電影的現代光影中時,印度電影便散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和迷人的魅力。舞蹈與電影兩種藝術語言的疊加,拓展了印度電影的審美空間,使印度電影煥發出勃勃生機,呈現出神秘與空靈之美、跳躍與靈動之美、激情與浪漫之美、夢幻與超越之美的多維審美品質。

[關鍵詞]印度電影;舞蹈;審美品質

印度電影歌舞通常以色彩絢麗的民族服裝、節奏明快的音樂旋律、嫵媚動人的歌舞、激情浪漫的故事情節、氣勢恢宏的宏大場麵,成為世界電影藝術中的一朵奇葩,而“載歌載舞”也成為印度電影的代名詞。印度電影中的舞蹈傳承了印度古典舞的傳統和精髓,一定層麵上延展了電影藝術的生命力與活力。印度古典舞以其神秘的宗教性、濃鬱的民族性、高超的藝術性和強烈的情感性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而當印度舞蹈這種古老的藝術走進印度電影的現代光影中時,印度電影便散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和迷人的魅力。舞蹈與電影兩種藝術語言的疊加,拓展了印度電影的審美空間,使印度電影煥發出勃勃生機,呈現出神秘與空靈之美、跳躍與靈動之美、激情與浪漫之美、夢幻與超越之美的多維審美品質。

一、神秘與空靈之美——藝術內涵的“神舞合一”

印度曆史源遠流長,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印度教的發源地。印度教是一個多神宗教,其中最重要、最權威的三位神是:創造神大梵天、保護神毗濕奴和毀滅神濕婆。在印度教的神話中,舞蹈就是由濕婆創造的,濕婆通過舞蹈的力量來顯示自己的神威,發揮自己的神力,毀滅一切邪惡的東西。印度教教義強調藝術的源泉來自於神,藝術本來就是宗教的一部分,而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可以說,印度舞蹈的宗教性是與生俱來的,它是神權意識的外化,體現出“神”與“舞”合一的藝術內涵。

印度人以自己的國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感和自豪感,所以印度是一個尊重民族傳統、堅守民族傳統的典型民族。宗教和藝術都是印度民族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具有程式化和恒定性的特點,印度電影中的舞蹈也不可避免地帶有了濃烈的宗教色彩和濃鬱的民族特色。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正是印度人和印度電影人的民族性堅守,將電影的敘事方式深深根植於印度宗教文化傳統的土壤之中,才使得印度電影贏得了世界上最為廣泛的電影觀眾,電影的覆蓋範圍和電影的出產量遠遠大於美國“好萊塢”,成為名副其實的“寶萊塢”。

印度電影音樂通常大量運用印度的傳統樂器和節拍,瑜伽宗教音樂的風格使影片充滿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 演員隨著強烈而鮮明的音樂節拍、依據電影情節的發展變化舞動身姿,變換手勢、眼神和腳步,傳神地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且更像是在自由而即興地與神進行親切的訴說。可以說,“印度舞蹈以表現‘情味’為藝術目的,以宣揚宗教精神為己任,在舞蹈者不斷的形體變換中,在豐富複雜的音樂節奏的轉換中,讓人們去領悟到宇宙生命和人的生命的脈搏所產生的共振,由此達到梵我同一的理想境界”。①在2001年拍攝的《印度往事》中,有一段雨中狂歡的壯觀場景。在印度的文化傳統中,雨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影片通過大型民間舞蹈和宗教吟唱表達了人們對神的祭祀和對雨的渴求,為影片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營造出一種空靈、冥想之美。可見,印度電影中的舞蹈是宇宙中生命的顫動,具有象征意味,是精神與藝術,宗教與歡愉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