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結婚 穿上最美婚紗
記得小時候看父母掛在牆上的結婚照總是很羨慕,因為母親一提起到處借婚紗來拍照的經曆,總能講出長長的故事。雖然因為當時婚紗價格昂貴而沒能真正擁有一件婚紗,但穿上婚紗的酸甜苦辣卻永遠留在母親心裏。
如今再去問一位新娘穿婚紗的感受,她可能先要反問你:“你指哪一件?”毫無疑問,物質生活的豐富讓人們對婚紗的選擇無從下手,於是幹脆歐式、中式、韓式、日式……各來拍一套,結婚當天亦是一套換完又一套,分別用於迎賓、舉行儀式、敬酒等等,從此穿婚紗也成了體力活。
等到兒女問起結婚的感受,大概隻能回答“累死了”。如果再問起婚紗,或許就是一臉茫然了。於是,翻開相冊,能看到的隻是那天自己忙碌的身影。至於婚紗,也許又被租給別人了吧。甚至這麼多年了,早該廢物回收了吧。
一生隻穿一次的婚紗,或許實用價值有所欠缺,但卻是開啟新娘一生幸福的紀念。當紀念品在人們心裏不斷貶值的時候,英國V&A博物館將80多位新娘的婚禮紀念收集到一起,構成“Wedding Dresses 1775-2014(結婚禮服1775-2014)”展覽。
最終所有禮服散發著各自的光芒安靜地佇立在寬敞的展廳裏,用一種莊重的氣氛向參觀者講述每一件嫁衣背後的故事。沒有太多的導覽,隻有簡單的附注和穿著禮服的新娘影像、照片以及結婚地點的圖樣,讓參觀者可以靜靜感受,沉醉在朦朧燈光下的浪漫迷霧裏。
如果婚姻源自於愛情,那麼嫁衣就是愛情的信物;如果婚姻要做愛情的墳墓,那麼嫁衣就是愛情的陪葬。不管嫁衣要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它都應該能夠經得起記住美好,或是伴隨一生的考驗,而不是用完即丟的降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