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評選

作者:錘子

對於羅永浩來說,最瘋狂的應該是他的感覺和他的表達。從小就有武俠情結的他,其實很適應市場江湖,但他的商業實戰似乎還沒有特別成功,包括錘子手機。我們更看重他瘋狂背後的理想主義和人文情懷,他總以最直接的“人”的感覺去批判舊市場,這讓他擁有最基本的顛覆力——瘋狂者總比那些“老家夥”更能發現一個行業在當下的“本質”:例如羅永浩認為人們到新東方上課的第一目的不是學英語,而是“接受鼓動”而後奮進;他認為手機“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成年人的玩具”,隻有他發問“150塊錢的手機就能很好地打電話和發短信,那為什麼大家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買?”說實話,羅永浩除了管理能力和行業經驗,具備成功瘋狂者的一切素質,他甚至期待退休後“跟老伴躺著曬曬太陽,吸吸大麻。”但“羅永浩”作為個人品牌是成功的,年輕人認為他那一句原本針對錘子手機的“愣頭愣腦,欲望強烈”,卻可以代表時代青年的性狀。把握時代精神,這是最微妙而高效的營銷。

當今的中國和中國企業,需要的不是一般的突破,而是需要在眾人言之鑿鑿的“絕不可能”中殺出一條血路。

中國在過去30多年的時間裏,狂飆突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同時,內部也積累了大量的問題和矛盾。從一定程度上說,正是為了逃避這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矛盾,才把中國逼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為絕對數量的增長,可以掩蓋和拖延這些問題和矛盾。

但是,即便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ד8%以上的年經濟增速” 這樣的超恐怖增長組合(大體量的發達國家,年經濟增速不過1%-2%),也無法掩蓋住這些問題和矛盾了。

這些問題和矛盾是很難解決的,否則也不會被拖延至今。但時至今日,又不能不去解決,因為再拖下去,隻能成為當量更大的炸彈,晚爆不如早爆。

更關鍵的是,“8%以上的年經濟增速”無法再維持下去了,老辦法走到盡頭了,問題和矛盾再也掩蓋不住了。

中國需要不世出的智慧和手腕,中國需要突破。

而中國作為一個整體的命運,也即是中國企業的命運。這個國家在數量上的追求,必然是由企業在數量上的追求完成的。於是就形成了過去10年裏,很多企業由0到100億,由100億到1000億的大躍進。在對井噴增量肆無忌憚的跑馬圈地中,實用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們都獲得了最大麵積的勝利。

但是這種模式會在已經開始的下一個十年中繼續下去嗎?

恐怕頭腦最容易發熱的人也不敢繼續押“多”了。在這片土地上暗潮湧動、四處亂竄著的各種資金,卻散發著一種令人絕望的消沉氣息,恐怕是這個世紀最壯觀的吊詭與反諷。

增量之路已是強弩之末,隨時可能嘎然而止。

中國企業需要突破,擔當企業箭頭的中國營銷更需要突破。

突破的方向在哪裏?

誰來引領我們“出埃及”?

這個時代使命如此沉重,迫使我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那些最為瘋狂、最為離經叛道的人,因為當今的中國和中國企業,需要的不是一般的突破,而是需要在眾人言之鑿鑿的“絕不可能”中殺出一條血路。

這些人天馬行空,勇於嚐試,披荊斬棘,不計毀譽,酣暢共鮮血淋漓。他們不能代表所有的營銷人,因為他們是極端,是異類,是癲狂,是野心、智慧、想象力與勇氣的極致,我們卻注定要在他們的靈光乍現與驚天一錯中找到通向未來的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