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承書香,上海書展走過十年(1 / 2)

傳承書香,上海書展走過十年

好書推

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每年在上海舉辦的大大小小的展覽多如牛毛,而其中最能吸引老少婦孺集體出動的第一展,非上海書展莫屬。每年的八月,哪怕有著烈日的炙烤,或是台風的肆虐,市民總會風雨無阻地彙集於書展現場,年年如斯,甚至成為了每年夏天上海的一道獨特風景。

沒有多少人會想到,最初隻是局於一隅的滬版圖書訂貨會,如今會成為舉國矚目的大型書展。而如今的上海書展,就像是一場文化圈的盛會,每年的這個時候,作家、出版社、讀者、媒體等,都會心有靈犀地奔赴這裏。

沒有典禮和儀式展館,書展活動“日夜平衡”

8月14日上午8點30分,上海展覽中心各場館入口處就已排起長龍,等待著2013上海書展開門迎客。距9點開幕還有十幾分鍾時,望著隊伍裏搖著扇子的讀者和上了年紀的老人,門衛保安默契地拉開了欄杆,讀者大軍湧入場館。

沒有任何典禮和儀式,2013上海書展就這樣開幕了。

開館僅一兩分鍾,序館一角的“東方書報亭”就出現了長隊,讀者開始熱購紀念封。更多讀者選擇一頭紮進書海中,在中央大廳中國出版集團公司與主賓省“湘軍出版”的展位裏,擠滿了看書、選書的讀者……今年7天的書展現場也是幾乎天天都爆滿,近年書展為緩解人流擁堵而撤銷了一些查驗通道,不少展台都是全開放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上海書展實現了“日夜平衡”——從以往的周末夜場變成連開7天夜場,不少重量級活動都在夜晚,夜場具有與白天相當的“文化分量”。

從本屆書展640餘項活動總表上來看,書展主辦方顯然注意到了過去書展活動“日熱夜冷”的局麵,大量活動被安排在了夜場。比如活動項目最多的8月16日(周六),舉辦活動85場,其中在晚上6點夜場舉辦的活動就有22場之多。不僅如此,2013上海書展的夜場活動還顯出極高的品質,一些名家大牌都在夜場出現,比如以寫恐龍複活、太空偵探著稱的加拿大科幻作家羅伯特·索耶,英國作家、樂評人傑夫·戴爾等都在夜場舉辦相關活動。

日趨國際化

作為2013上海書展的重頭戲,此番“國際文學周”力邀著名作家賈平凹、陳丹燕、賀景濱,以及英國文學新銳作家傑夫·戴爾、意大利著名80後作家保羅·喬爾達諾等外國嘉賓蒞臨活動,力求進一步提升參展作家的國際性、社會公眾的參與度和活動空間的覆蓋麵,呈現一場更富思想內涵、更具時代氣息的文學盛宴。同時,上海書展更通宵與全球12時區的作家、評論家對話,“車輪戰”式的對話,雖然頗耗體力,但深夜的會場依然人頭攢動,交流踴躍。

這一係列活動,進一步增強了上海書展的國際元素,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作者的到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作品被引進介紹到國內。在書展的平台上,他們不僅“表達”,更在“對話”,形成與中國作者、中國讀者的文化共振。一個國際化書展的國際元素,並不在於具體參展國家的數字,而是書展這個大平台,是否有能力激蕩、融彙、呈現出跨文化的思想觀念。

當然,上海書展國際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將在今年11月創辦堪稱書展升級版的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與上海書展以零售為主不同,國際童書展主要致力於0至16歲少兒讀物的國際間版權貿易。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今年國際童書展3天展期,前兩天是對專業機構開放,最後一天才向公眾開放。屆時,上海國際童書展將與每年4月舉行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以及每年9月舉行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形成有益的呼應。

寶島書香首次亮相

由上海外文圖書公司與華品文創出版公司聯合承辦的第十屆上海書展“樂讀台灣”展區首次亮相上海書展,為上海書展增添幾分寶島墨香。

麵積約200平方米的樂讀台灣展區,現場展銷近3000種10000冊台灣精品圖書,讓台灣圖書也融入上海的閱讀文化體。在台灣展區中,組織者又巧思架構將展區分為兩大區域,推薦出版社區與精選推薦書區。

在推薦出版社區中,以台灣地區在學術出版及出版地位之出版社為推薦,選出該出版社具有學術價值及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圖書各推薦150種,共約1500種。台灣商務、世界、三民、聯經、時報、遠流、學生、五南、印刻、秀威等都有精彩亮相。而在精選推薦書區中,則精選台灣近一年的各種圖書大獎與各類暢銷好書推薦各200種,共約1600種,包括金鼎獎、年度推薦書、文學台灣、生活台灣、商業台灣、旅遊台灣等。

此外,參與本次書展的多家大陸出版機構也在台灣圖書上推出大動作,作為中國出版界的“國家隊”,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也將在本次上海書展上集團亮相,公司還將著力推出一批文化底蘊厚重的名家經典新作,其中就包括台灣暢銷書作家九把刀在現代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力作《打噴嚏》,該書被譽為“九把刀飆淚指數最高的純愛小說”;“台灣綜藝教父”王偉忠也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我很怕,但我還有勇氣!》,該書是王偉忠在台灣《今周刊》雜誌專欄上所寫的文字結集,講述其年近六十仍然不斷探索,挑戰自我的酸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