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係統化基礎課教學培養學生基本的思想素質和專業素質;通過校內崗位專項訓練,培養學生的基本工作技能與職業素質;通過校外頂崗實習鍛煉,使學生更全麵深入直觀地了解企業,學習企業文化,認識工作崗位,提高職業能力與素質。
將課程與職業標準、上崗證結合,改變課程考核方式,以考取指定的職業資格證書作為課程考核的重要依據。
“以崗定課、課證融通”的電子信息專業課程體係框架。
三、課程體係的特點與創新
高職學生往往形象思維較好,模仿能力較強,而抽象思維和記憶力不是很突出。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體係,按照工作過程來學習知識,即以工作過程為參照係,將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整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整合,使其更適合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
經過幾年的改革過程,用基於工作過程和崗位能力要求的課程體係取代了沿用多年的以專業學科為基礎的課程體係,在指導思想上有別於學習內容分割的模塊化而追求學習與工作的一體化。該體係中的學習領域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強調以行動為導向,在具體教學實施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基於職業情境中的行動過程為途徑,以師生及學生之間互動的合作行動為方式,培養學生具有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構成的行為能力,即綜合能力。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基於職業崗位分析,對高職電子信息專業課程體係改革主要有以下特點:
1.實現了“四明確”
實現了課程體係“四明確”,即明確職業崗位,明確證書要求,明確人才規格要求,明確課程鏈路,使得課程體係設計較好地承載了人才培養目標要求。
2.促進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有效運行
由於課程體係的構建基於職業崗位分析,人才培養緊緊圍繞企業需要進行,創造了校企共贏的結合點,使得“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有效開展。
四、結語
基於工作過程和崗位能力要求的學習領域課程體係構建是根據高職教育特點和滿足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構建過程緊密聯係社會實際和行業形勢,注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的協調發展。從而能更好地適應信息技術產業新形勢的發展要求,符合學生畢業的實際應用和就業需要。
參考文獻
[1]王川.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體係構建研究與實踐[J].職業時空,2009(2):42-43.
[2]劉育鋒.論以職業資格證書為導向的職教課程改革[J].職教論壇,2003(22).
[3]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的幾個關鍵問題[J].中國職業技術教學,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