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生活
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發展
作者:胡孝四
【摘要】本文分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關係,提出了讓馬克思主義哲學走進人們生活的途徑。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有助於人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隻有立足現實,以人為本,進一步實現時代化、大眾化,其對人民生活和人類解放的指導意義才有可能逐步實現。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人類生活;關係;意義
哲學從產生開始就是一門關於智慧的學問,這種智慧說到底是生活智慧。哲學源於生活但卻高於生活,正確的哲學思想能夠指導人們過上理性的、有意義的生活。所以我們可以說:“哲學是對幸福生活或者說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對‘人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問題的探討。”在迄今為止的各種哲學流派中,我們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類生活做出了最科學最合理的解釋,是真正的生活哲學。其“起點是現實生活,經過哲學,最後複歸於現實生活。”
由於哲學是對生活最深刻的洞察,因此它反過來又能指導人們的生活。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提供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更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第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從生產活動出發,揭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一個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狀況的規律;另一個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狀況的規律。在這兩個規律中,生產力是推動社會曆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也要發生相應的變革,要麼通過革命的手段,要麼通過改革的手段。在資本主義社會,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製之間的矛盾是其固有的無法克服的矛盾,其實質就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由於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他們也掌握了產品的分配權,導致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於他們手裏,而廣大無產階級則陷入日益貧困的境地中。當代資本主義盡管對它們的生產關係進行了調整,普遍實行了社會福利製度,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但是,由於資本主義私有製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發展的阻礙作用仍將繼續存在,現在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發達國家普遍存在的債務危機問題。所以,資本主義社會最終仍將被新的以公有製為特征的社會所代替。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共產主義社會是每個人自由全麵發展的社會,是實現了“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社會,因而是最符合人性的社會。在那裏,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矛盾將得到根本的解決,人的本質和價值也將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
第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助於人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其基本觀點是:世界在人類產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人和人的意識都是在世界存在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客觀世界的存在和發展是有規律的,萬事萬物的存在和發展也是有規律的。人類麵對這樣的世界,唯有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認識規律,改造世界,獲取自己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物質資料。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是靠單個人的力量進行的,而是在一定的社會中進行的。人類社會也是客觀世界的組成部分,其發生、發展和滅亡也是一個自然曆史過程,具有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人自身同樣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有發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給予我們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因此,人活著不僅要實現自我價值,更要實現社會價值。為人民服務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價值觀是人們對於人和事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的觀點體係。一個人的價值觀與其世界觀、人生觀之間具有一致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站在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立場上,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識別真假、善惡、美醜等提供了最高價值標準,因而是科學合理的價值觀。當前社會,人們普遍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生活由此失去了精神支柱,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傾向。
第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論。方法論和世界觀密不可分。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以實踐為核心和紐帶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係為人類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基本立場上看,馬克思主義主要堅持的是唯物主義立場和人民立場。唯物主義立場要求人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其實也是一種基本的方法論,它可以指導人們生活中的一切行動。人民立場是指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係都是為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利益服務的。在現實生活中,能否站在人民立場上,可以判斷一個政黨是否是無產階級政黨,可以判斷一個人的人生觀是否科學,可以判斷一個人的道德是否高尚……從基本方法上看,除了一切從實際出發以外,唯物辯證法為人類生活提供了大量具體的方法,諸如用聯係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全麵的觀點看問題等等。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科學的方法能夠推動社會進步,錯誤的方法則會阻礙社會曆史進程。在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中,正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才成功地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日常生活同樣需要科學方法的指導,做工作要學會統籌安排,看問題要學會一分為二等等。哲學思維方法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顯得尤為重要,科技創新靠的就是創造性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