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箭齊發,宋謙當場被射成了刺蝟,身後的百餘騎兵也大半不能幸免,被一陣箭雨射過,頓時一片人仰馬翻,幸存者也抱頭鼠竄奔回陣中,熱的臧霸和身邊一眾騎兵爆發期一陣大笑聲。
孫權恨的牙癢癢的,不過因為不舍得損失騎兵,也隻能看著臧霸耀武揚威,一邊催促軍士加緊展開陣型。
可是更令他氣得吐血的還在後麵,眼看著東吳陣勢將成,臧霸反倒將兵馬後撤了幾十步,就見他遠遠地手指著孫權喝道:“反賊孫權,竟敢犯我疆土!這合淝便是你的葬身之處!”說罷,竟領著騎兵調轉馬頭轉身而走。
孫權這才明白過來,敢情這臧霸大老遠的過來根本就不是打算和東吳兵真刀真槍的打上一場,而是虛晃一招轉身就走?
而臧霸呢?他本來就不是傻子,甚至對敵我形勢掌握的很清楚!知道孫權此次北犯,兵力雄厚,而己方的幾支援兵還遠在半路中,敵強我弱之下,必須拖延東吳兵前進的腳步,於是就有了此次臧霸率兩千騎兵來踹吳營的舉動。
臧霸甚至已經打定主意,憑借騎兵的機動性,節節抵抗,盡可能遲滯東吳兵的行動。
看著臧霸瀟灑離去,孫權再氣也是沒用,這就是沒有騎兵的壞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安然退去而沒辦法對付。
或許分立營寨是一個辦法,正麵吸引住敵兵,再派出兵馬迂回到敵兵的側後。可關鍵是現在孫權剛到巢湖,還沒有分立寨棚。
當天,孫權就下令大軍分紮下七座營寨,綿延二十餘裏首尾相呼應。臧霸今天的表現,讓孫權已經預見到接下來向前推進必然不是那麼輕鬆,隻能用步步為營的方法。而事情也果然入孫權所料,他幾乎每前進一段路,臧霸就會突然出現騷擾一陣而走,三天下來,東吳兵才前進了三十裏路,走走停停不說,還搞得軍士們一日數驚,時刻處在緊張的狀態中。
好在,孫權還有另外一個希望,就是看周瑜之前給他所提的計劃能否順利施行。
孫權知道,呂蒙所召水軍士卒,多是從各州戰輔兵中挑選而出,不過在水師屯居芍湖之後,也招募了一些本地熟悉水性的青壯入伍,而據周瑜所說,他安插在舒城的一名細作竟很湊巧的被編入水軍之中。
這個細作是周瑜的同鄉,忠誠度無庸置疑,而聽周瑜的說法,他已經和這個細作有了聯係,相信不幾日之後就能有所行動!
三日之後,周瑜來到孫權,說已經與細作約定,今夜三更那細作就在水寨中放火為號,從內部引發騷亂,而他到時則會趁亂放火船來攻,爭取一舉殲滅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