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如果不是羌使在場,文遠或許還不會表現的那麼霸氣幹脆,至少會和手下人商議一番如何破敵。但既然羌使在,文遠就覺得必須首先向這些新歸順的異族部落明確表明朝廷的態度和立場問題!對待異族,西征軍的規矩在這裏同樣適用,隻要敢於抵抗的部落,高過車輪的不分老弱,一律斬首示眾!
這是文遠要當著羌使的麵殺雞儆猴,新歸順的羌胡部落是“猴”,而河池城裏的氐人就是這隻待宰的“雞”!
雖然對於昔日漢武帝做皇帝時的一些做法並不苟同,不過文遠還是佩服他說過的,流傳千古的那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隻不過文遠的野心更大,那些“犯我強漢者”,不僅僅是“誅”,而且要“屠”!甚至是未來可能犯我強漢的民族、都被他當成了要打擊的目標,希望扼殺在搖籃裏!謀劃許久的西征,不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嗎?
所以無論羌使在與不在,氐人既然敢如此大膽的跟文遠對著幹,都注定了必須屠滅的結局!
因為中間的這個變故,給羌使準備的酒宴一下子就變成了軍事會議,文遠當即就令雍州軍徐晃為先鋒,青州軍管亥、兗州軍曹休為副將,點兵兩萬,星夜兼程先到河池城下紮下營寨,打造攻城器具,大軍隨後拔寨而起,爭取一到河池就能立即發動雷霆一擊!
而這一切的部署,文遠都沒讓羌使回避,明明白白的讓羌使再邊上旁聽,文遠大多數時候都很低調,可是有時候必須高調——就像眼下,所以羌使幾次很有眼色的提出回避,都被文遠強留在帳內!
這不禁讓羌使在心中惴惴不安的同時暗暗嘀咕——這下,那個得罪晉王的家夥躲不開是要倒血黴了!
當日,徐晃就帶著前鋒部隊離開營地,而第二日,文遠也率領大軍拔寨而起,而且這次,大軍行進的速度明顯又加快了幾分,五天之後,文遠終於趕到了河池縣境內。
徐晃的先鋒部隊比大軍提前了兩天到達,可供十餘萬大軍駐紮的巨大營盤已經建好,先鋒將士也在抓緊時間趕造攻城器具。
文遠也不進營,直接帶了郭嘉、徐庶、陳宮、魏延等文武並百餘親騎前去觀察敵情,因為徐晃這時候也在前線探察未回。
一見到文遠,徐晃就恭聲彙報:“主公,情報已經打探清楚了,河池城中現在大約五六萬氐人,都是那個什麼白馬族的,守城的兵力有一萬多,除了王竇茂的族兵,鄰近幾個縣的氐族部落聽說漢軍到來,都帶著兵馬進了城內。馬孟起就是沒想到這幾個部落聚集在一塊才吃了大虧。”
文遠點了點頭沒有做聲,繼續眯著眼睛觀察著遠處的河池城。看了一會,文遠的眉頭不知不覺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