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 馬超受挫(1 / 2)

文遠這一路兵馬所走的路程說來是最遠的,不過長安到陳倉的這七百餘裏還是比較平坦的,大軍走了十日便到。在這個一日行軍平均三十裏的時代,能日行七十裏,也從側麵反應出文遠這支兵馬兵員素質之高!

能不高嗎?要知道文遠手下這十萬戰兵已經是各軍團精銳之中的精銳了!

當然,雖說七十裏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在文遠帶過的兵馬中也不算最強!記得當年文遠在下曲陽親手調教出來的那一撥兵馬,日行百裏都不算什麼。到後來文遠雄踞了河北,日行百裏的標準河北軍也能跟上。

隻是隨著地盤的擴大,文遠手底下的兵員越來越膨脹、來自中原的、關中的、反正天南海北的都有,從百姓中招募的、或者陣前歸順的渠道也不一樣,如此一來這些兵員的素質難免就參差不齊了,再加上此時文遠已經身居高位,顯然再難安下心來、也沒有精力悉心調教,隻能把練兵的任務各軍團的將領手上,這些將領的能力有差異,側重的方向也不一樣,如此,晉軍的士兵素質比起當年的河北軍難免在總體上略有一些下降。

這就像是曆朝曆代,軍隊一般都是剛剛開國時戰力最強,而在和平年代偏弱了一些,畢竟開國的軍隊經曆過真正的戰火考驗,鬥誌和經驗都不一樣。

此外,在一個剛剛建國的軍隊中,又以少數一部分嫡係王牌軍戰鬥力更高。這樣的軍隊經曆過的危險最多,參與戰爭的時間最長,士兵一個個都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素質自然要比後來加入的士兵要高出不少。

這就像文遠前世的紅軍,能活下來一個個都是久經沙場,那可以稱得上奇跡的二萬五千裏長征,至少文遠覺得大部分後來的解放軍難以做到,因為這些活下來的紅軍戰士就像是一顆顆火種,後來幾乎都走到軍隊指戰員的位置上。

文遠麾下的晉軍就和這種情況一樣,當初的下曲陽軍士活下來的不過十之二三,這些隨文遠征戰二十年功勳卓著的老兵如今至少也都混個司馬、都尉什麼中級軍官當當,有的人甚至成了統領萬人的軍中大將!也正是由於這些人將當年河北軍的種子播撒四方,才讓大晉軍隊的素質遠遠淩駕與其他軍隊之上!

而且雖然整個大晉軍隊的平均素質略有下降了一些,不過其中還是有一部分建製保持著當年河北軍的素質。這些無疑就是文遠手下的嫡係王牌了,比方說直屬文遠的中軍軍團、驍騎軍團!而破軍營和中壘營這兩支由玄纓衛前身衍生出來的隊伍,由於吸收了更多地方素質頂尖的兵員,其戰力還在當年的玄纓衛之上!

當然這些隻是文遠偶然的感慨罷了,隨著大軍過了陳倉道口,後麵的路就不向現在走的那麼簡單了。

大軍還沒進入陳倉地界,地形就已經開始起伏崎嶇起來,遠處,一道巍峨的山嶺直插雲霄,由西向東,綿延無數裏長。山上樹木蒼鬱,正值秋末看上去一片荒涼,看著這樣一幅景色,讓人胸中莫名的生出一絲悲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