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成竹在胸(2 / 2)

“……主公盡管坐觀其變,相信不出半月,江東那邊就有驚天消息傳出,到時候隻需遣一舌辯之士渡江去見張遼,曉以利害,定能逼迫其退兵。”

現在宛城情勢明朗,諸葛亮便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應對計劃和盤托出,一番滔滔不絕之後,固然劉備對其的仰仗更上一層,司馬懿也對諸葛亮的縝密對策心中折服!

劉備聞言大喜道:“哈哈哈!我得孔明,真乃三生有幸呢!”當下,便對宛城之事不在那麼擔憂!

…………

就在南陽之戰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呂蒙率領的三萬水軍終於輾轉數千裏到了長江中遊的廬江皖城段水域。

密密麻麻由上千條大小戰船組成的龐大艦隊當中,一艘四層高的巍峨樓船格外醒目,船樓頂部一杆數丈高的大纛迎風飛舞,丈許長寬的旗麵上大書一個“呂”字,沒錯,這艘樓船便是水軍都督呂蒙的座艦了。

平定曹昂之後,呂蒙的水軍奉命進入長江,趕往樊口截斷劉備在南陽的兵馬歸路!之後協助大軍攻打荊州。從淮南趕到荊州樊口可不是很近的旅途,需要一路順淮河向東出海,沿海進入長江口,之後溯流而上,整個行程長達數千裏,途徑下邳、東海、淮南、廬江、吳郡、柴桑、江夏數郡。尤其是一進入長江,必須經過一段下遊江東孫權控製的水域、由不得呂蒙不小心應付。為了保護這支水軍軍團,文遠特意命令臧霸的徐州軍團不必徒步趕往南陽,而是分出一半乘水軍戰船,另一半一路沿江護送。這兩個軍團七萬多戰輔兵馬合在一處,文遠才放心讓其走出路趕往樊口。

誰料呂蒙剛剛從淮河口出海,恰巧趕上一場暴風,全軍不得不在岸邊暫避,又修補了船隻,耽擱了一段時日才趕到此處。

此時的呂蒙正立於船舷上,目光盯著在前方引路的三十幾條快船。那些船上的旗幟和兵士號衣都是水綠色的,和晉軍一向慣用的紅色、黑色旗幟、號衣有所不同。那是東吳水軍大都督周瑜特意派來給晉軍水師引路的哨船。

眾所周知,每一條河因為水文條件不同,航行上的所要注意的也各不相同,呂蒙的船隊一進入長江水域,吳侯孫權就殷勤的派出江東戰船為呂蒙引路,一路從吳郡到丹陽、又從丹陽到廬江段,沿途近千裏,孫權都派出水軍快船引路,還獻上了糧食牛酒供大軍沿途吃用,對呂蒙這支代表朝廷的水軍艦隊可謂甚是恭敬。

而孫權所表現出來的恭順,呂蒙也沒有推托的借口,畢竟雙方此時還是名義上的友軍,便任由其在前麵引路,大明湖擾民呂蒙也悄然讓臧霸、甘寧悄悄加強了警戒力量的部署。每晚船隊停航,臧霸都會在江北紮下堅固的營盤,不敢有絲毫的放鬆。

船隻正緩緩行駛之中,突然有軍士來報道“回稟都督,前麵引路的徐盛將軍命人來報,再往前航行半日就要出柴桑地界了,過了柴桑就到江夏所轄的水域,明日他們便不能再繼續護送,不過不遇上荊州水師攔截的話,估計再要不了十天功夫就能趕到樊口……”

“讓來人回去告訴徐盛將軍,有勞他們了!”呂蒙擺手道,不知怎麼的,雖說有人帶路方便許多,不過孫權的殷勤接待,讓呂蒙總是覺著不那麼舒服,想到明日就要進入荊州水域,擺脫煩人的蒼蠅,呂蒙心裏一陣輕鬆。

如此有行半日,眼看天色漸晚,呂蒙命戰船靠向北岸停泊,沿江行進的兩萬徐州軍已經接到命令準備紮營。就在這時候,幾十條大船從南岸駛來,靠近艦隊停泊之處。

“去問問來的是什麼人?有什麼事?”雖然看到來船打著東吳旗號,可是出於警惕還是下令一隊哨船上前攔阻,現在船隻陸續靠岸,營寨也還未紮成,正是防禦最薄弱的時候,東吳的船選在這個時候前來,又不的呂蒙不謹慎應付。

很快哨船就傳來消息,說是東吳大都督周瑜得知朝廷兵馬明日就要出境,特意送來三十船糧草酒肉,以做犒軍之用。

呂蒙沉吟一番道:“那就讓他們停在那兒吧,讓我們的人上船接收,讓他們回去告訴周大都督,他的美意,我呂蒙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