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要領兵出戰?”
見龐統請求領兵出戰,劉備有些為難道:“士元想過江退敵,想法固然是好的,隻是……諸葛軍師臨行前曾萬般囑咐,不可與張遼正麵交鋒,畢竟敵強我弱,萬一受挫,我荊州也不能保全了……”
誰料話還沒說完,龐統便接口道:“孔明什麼都好,就是處事太過謹慎!主公豈不知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稍有遲誤便會坐失良機!眼下張遼分兵而來,情勢和孔明之前所預料已有所不同,就算孔明現在荊州,恐怕也不會放任這大好機會白白錯過去!”
“可是……”劉備仍有些猶豫,誰料龐統踏前一步,單膝跪地慨然道:“屬下心中已有定計,願立軍令狀,如若不勝,願獻上項上這顆首級!”
劉備身軀一顫,不禁更加為難了。龐統這般堅決請戰,如若不答應的話,難免會冷落了這位剛剛投入自己帳下的名士之心,說不定還會認為你劉備沒有魄力而甩手離去!劉備當然舍不得龐統離開,而且看龐統有說的很有把握,沉吟半晌最終咬牙道:“也罷!既然如此就由軍師領兵渡江,迎擊晉軍!”
“多謝主公!”龐統拜謝道,當下揮毫寫下軍令狀。
這時劉備又道:“不知軍師需此次渡江需用多少兵馬?”此時襄陽城外有八萬兵馬,其餘兵馬還要分守各郡,若是龐統要的兵多,襄陽的防守恐怕就要出現問題,這件事情由不得劉備不慎重以對。
龐統想也不想道:“晉兵分三路來攻,張繡將軍可敵一路,江夏黃射也可拖住一路敵軍,屬下此去隻需兩萬精兵,主公再遣一員上將隨行足矣!”
見龐統如此自信,劉備卻沒來由的一陣憂心,想了想後咬牙道:“軍師此去,我會令張繡、黃射之兵全權聽你調配,另外再撥三萬精兵給你,再令黃忠、文聘、李嚴三將與你一同前去!如若戰事不順,我便親自領兵過江接應!我就不信了!不過張遼手下幾個將領而已,我劉備戎馬二十餘年,還能敵不過他們?”
聽劉備如此關照自己,龐統不僅一陣感激,涕零拜道:“多謝主公關愛,統感激不盡!”
劉備親自將龐統扶起,並送其出城點兵,看著龐統眾人領兵浩浩蕩蕩渡過江去,劉備眼中也是閃過一抹灼熱的光輝,他之前那一番話固然是為了收龐統之心,可同樣的,他也不願意將南陽拱手讓與張遼!若有機會取勝,南陽他怎麼可能輕易放棄?
而此時,諸葛亮剛剛帶著和孫權達成的結盟協議啟程,返回襄陽城去……
…………
宛城。乃是南陽郡治,即便是放眼天下,這裏也是整個大漢少數的幾個重城之一。不僅僅是因為帝鄉,宛城還是整個大漢冶鐵業最發達的中心,加上地理位置幾乎位於整個天下的中心,造就了金湯一般堅固的防禦!
這裏的城牆高六丈,城頭之上塢堡、箭垛、哨塔林立,繞城而過的護城河寬四丈餘,至於深度,經過張繡的一番搶挖,兩個成年人疊在一起都夠不到底!而在城內,還駐紮著北地槍王張繡率領的兩萬七千大軍!
種種條件累加起來,即便是十萬大軍也未必能攻破宛城的堅固防禦。即便攻破,代價也絕對是相當慘重的!
然而今天,卻有人敢於挑戰宛城的鋼鐵防禦,這就是晉軍鎮守司隸的戰兵軍團,主將——趙雲!
城牆之外,黑壓壓數不清的一片人海組成密集整齊的軍陣,占據了周圍方圓數裏的區域,而就是這由數量龐大的軍士組成的戰陣,卻安靜的沒有發出一絲雜音,偶爾會有戰馬興奮的打著響鼻!這肅殺壓抑的氣氛如烏雲壓頂一般籠罩想宛城城頭,令城上的守軍覺著空氣似乎都稀薄了幾分!
大陣之前,隕雷車、衝車、井闌等攻城器具數以百計,為了打造這些攻城器具,趙雲足足在城外準備了三天,如今這一座座攻城器具如沉睡的巨獸一般立於陣前,隻等著趙雲一聲令下,他們就將張開血盆大口吞噬城中活著的生命體!
望著高聳巍峨的城牆,趙雲臉色也是凝重不已,從魯陽到宛城,中間二百餘裏他所率領的司隸軍團一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禦,直到來到這宛城之下,才算真正遇上劉備軍真正的防禦。
雖然做好了十足的準備,可趙雲也在盤算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攻下這座堅固的城池。初步預計得出的數字顯然是令趙雲心情沉重的,一場攻城戰下來,他手下這五萬戰輔兵也不知有多少人能夠活著回去,有多少具屍骨堆積在這巍峨的城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