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軍情反饋(1 / 2)

“少爺,這是南邊傳來的軍報,高順、臧霸他們……戰敗收兵了……”

癭陶晉國公府內,王力把軍報交到文遠手中,請其過目。

這是一封高順親筆所寫的詳細戰報,上麵將戰役的經過、戰後的各項損失數目,以及高順自己的一些看法都寫入其中,足以讓文遠對這場戰役大致能了解的清楚。

文遠仔細的看過兩遍才交到眾謀士手中,待謀士們也傳閱過之後才開口道:“此次南征失利,諸公都怎麼看?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談到兵事,最專於此道的莫過於郭嘉、徐庶、陳宮這幾個兵家,徐庶最先道:“主公,此次之所以征戰失利,主要暴露出的問題還是戰備不足!兗州將士們幾年沒打過仗,隻靠訓練肯定不行,一上戰場因為緊張戰鬥力難免較之以往打了幾分折扣。”

文遠聞言認同點頭。不經過戰爭洗禮的軍隊根本就不算軍隊,無數次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士兵才是真正的精英,文遠前世的解放軍就是這個例子,從南昌起義到解放戰爭,這支軍隊前後打了二十多年的仗,可謂是百煉成鋼!到了抗美援朝時期即便是武器裝備落後,也照樣能讓號稱世界第一的美軍不得不在談判桌上簽署停戰協定!

文遠手裏的軍隊也是一樣,都是一路打出來的,那些文遠當初一手帶出來的部眾經過這十多年的戰爭,活下來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隻是隨著軍功的積累,這些人都不再是底層的普通士兵,至少也混個都尉、司馬什麼的官職,而一批一批補充進來的新鮮血液,或許訓練上並不比他們遜色,或者江山代有人才出,但是若說起在戰場上殺敵保命的經驗,卻是他們一時學都學不來的!

所以隨著文遠手下軍隊規模的不斷擴大,單兵的平均素質並沒有特別大的提升,成軍比較久。打過不少仗的軍團戰鬥力普遍強一些,像文遠直屬的中央軍、最先平定的河北四州,這些軍團士卒的戰力就比較強橫,而豫、兗、徐等等這些後來並入的地盤,因為成軍較晚,雖然同樣是製式裝備,可是戰力和老牌的河北軍相比還是遜色一兩籌!並非是一扛起晉軍的大旗就能立馬脫胎換骨的。

所以這一部分軍士打打仗,遇上幾場敗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不由又讓文遠想起呂蒙搞起的那個實戰演練主意,如果操練能經常配合上近乎實戰的演習,相信軍隊的戰鬥力一定不會下降的!

徐庶之後,接著郭嘉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郭嘉道:“兗州軍未經戰陣,臨敵慌亂也是情有可原,隻是徐州軍可不一樣,這些兵將最早甚至是從陶謙還在時就當的兵,還跟隨主公也打過官渡之戰,平定過豫州亂局,他們居然能讓曹軍蒙混進水寨,隻怕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戰報是和高順寫的,信中高順自然承擔了主要的責任,對臧霸水軍的失責隻是附帶一提,可眼毒的郭嘉還是從中看出了問題,如果水軍提高警惕,那會那麼輕易讓曹兵摸進水寨,水寨不丟,哪會那麼輕易讓曹兵渡河攻擊旱寨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