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 北方軍人事架構(2 / 2)

彈汗山一帶顯然沒有足夠三十萬大軍長期消耗的柴薪的,這樣一場大雪下來,就迫使文遠必須立刻班師回中原去。好在這個時候文遠已經大致理清了頭緒,將這幾天的人事架構規劃以命令的形式正式下達之後,文遠立即傳令大軍班師回晉都癭陶城。

大軍走時,麴義,呂布、田豐、閻柔等將一路相送,慕容燕、日律推演、槐頭等異族領袖也在送行的隊伍當中,這些人,大部分就是文遠安排的此次人員留守。

政治方麵,文遠命牽招為護鮮卑校尉,雁門太守。治所放在雁門,負責管理鮮卑事務。

軍事方麵,在晉軍撤兵之後,文遠將長城以外的區域以彈汗山為界東西劃分為兩塊,東側為東部戰區,主要負責對東部鮮卑、扶餘各部的討伐和招撫。西部戰區的職能和東部大體相同,隻是要麵對的是中西部鮮卑和高車、丁零諸部遊牧民族。

西部方麵,麴義當仁不讓的成了這一塊地盤上的軍事將領,被加為征北將軍,高闕候。治所就設在高闕,以執掌南匈奴第一軍團、中部鮮卑第二軍團、西部鮮卑第三軍團,編製數量四萬餘眾。

北軍第一軍團,由於呼廚泉和劉豹的相繼殞命,文遠以去卑為軍團領袖。第二軍團主將由慕容燕擔任,第三軍團的主將則是日律推演暫時代領。

東部方麵,呂布也最終徐庶舉薦的名士孟建說動,答應執掌北軍一部,被文遠表為征東將軍,他將負責管轄東部鮮卑第四軍團、和幽州烏桓第五軍團(此後簡稱第四軍團、第五軍團),統領異族騎兵估計約三萬餘眾。

經過和張頜的一番商議,第四軍團的主將文遠決定由東部大帥槐頭出任,第五軍團比較麻煩,上穀烏丸王難樓和三部烏丸的首領對這個軍團主將的位置誰也不肯讓步,文遠隻能讓他們四個輪流做主。

五個軍團隻編製近八萬騎兵,主要是戰事剛過,各部傷亡都比較嚴重,一時還湊不齊這八萬騎兵,暫時隻能搭個架子,派出漢軍軍官負責部隊的訓練和招募,不過相信隨著投靠的鮮卑部落越來越多,這個數字要不了多久就能補足。

除了這八萬異族騎兵之外,文遠還給麴義和呂布各留下一萬精銳誌願兵,考慮到異域征戰的艱苦,還要承受遠離家鄉和親人的孤獨,這些軍士都是通過自覺自願的原則從軍中招募而出,條件文遠也開的相當優厚。他們被告知但凡北方軍的士兵必須在軍中服不低於三年的兵役,但這三年之中,士兵被給予超出中原士兵一倍的餉俸,文遠還向他們承諾,三年之後,這些人可以自行選擇繼續留下還是回鄉。戰死者一律給予尋常陣亡三倍的撫恤!

本身文遠對麾下軍士就已經足夠大方了,除了分得的田畝,每次打仗,士兵們都能賺到一比不少的封賞,這讓士兵成為文遠治下最熱門的職業之首!現在文遠將這個待遇提升了一倍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此誘人的條件讓誌願兵的編製並不費多大力氣就招募完成!

這些軍士多是沒有妻小的壯丁,沒有什麼心理負擔。照著他們打的算盤,在北方軍服役三年,就能獲得六年的餉俸,去掉日常的開銷,生下來的這筆錢財足夠他們逍遙自在的過上下半輩子了,碰上這樣的機會,總有膽大的願意接受這種挑戰的。

計劃好北方軍的人員架構,文遠給留下來的這些人下達了任務,一年之內,各軍團的兵員要全數補足,護匈奴中郎將田豐、護烏桓中郎將閻柔、護鮮卑中郎將牽招要將轄區內的人心徹底穩定,,三到五年之內,呂布和麴義要將所轄區域內的異族威脅徹底肅清!即便是不能完全消滅,也要讓他們無法威脅到漢軍在當地的根基,而五年,最好是三年之後,當一切準備妥當的時候,就將執行文遠龐大計劃的最重要一環——西征!

到那時,十萬鐵騎一路向西縱橫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