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真假麴義(2 / 2)

誰料呂布這次倒是機靈了一回,早在左右布下遊騎,見鮮卑騎兵左右迂回,立即下令撤退。置葏落羅揮軍掩殺二十餘裏,正遇上豎著麴義旗號的堅固車陣,置葏落羅知道車陣的厲害,當即下令停止前進,結果闕居偏不信邪,一番衝鋒非但沒撼動漢軍的陣腳,反倒折損了兩千餘騎灰頭土臉的回去!

麴義在這裏出現,置葏落羅當然會認為呂布是誘餌,誘使鮮卑各部聯軍出擊進入漢軍的埋伏圈內!又或者信使來報的慕容燕在黃牛峪與麴義對峙,分明就是漢軍細作為了使自己分兵故意傳遞的假消息!這兩種可能性雖然不知道哪一個是真的,但是漢軍的目的都應該是為了對付整個鮮卑聯軍!現在,漢軍可能的調虎離山之計成功了,這種情況下,不論是自己指揮的鮮卑大部還是日律推演的那兩萬餘騎就都有遇襲的風險!眼下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合兵一處,按兵不動免得被漢軍有機可趁!

所以置葏落羅當機立斷,派飛騎去追日律推演退兵回營!至於慕容燕,這時候哪裏還管的上什麼慕容燕?從事態的發展來看,要麼慕容部已經被漢軍消滅,要麼多半也是投靠了漢軍!此時實在沒有必要再去為了一個慕容部冒那麼大的風險了!

聽了信使的回報,日律推演連忙下令大軍撤回大營,既然大營那邊也出現了麴義的車陣,日律推演這時哪裏還敢遲疑?無論那邊是真麴義,那邊是假麴義,小心一點總是好的!

兩萬餘騎剛剛從急急火火的一路從大營裏出來,馬不停蹄的三十多裏,此刻卻突然聽說下令回軍,不禁個個滿腹狐疑。不過首領的命令是不敢違抗的,雖然心裏有些別扭,可他們最後還是老老實實跟隨首領回去!

漢軍車陣之中,一個二十出頭,相貌堂堂、威武不群的少年將軍目送著日律推演這兩萬餘騎折返回去,直到所有鮮卑騎兵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少年將軍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感慨一聲道:“軍師神機妙算!我郭淮真是服了!這支鮮卑騎軍果然沒敢增援黃牛峪!”

身邊親衛問道:“郭將軍,那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沒錯,這少年將軍政是郭淮,建安六年文遠開科取士招錄的武試科一甲頭名!郭淮,郭伯濟!雖然郭淮武藝比牛金稍遜,不過憑借著出色的軍略,郭淮憑借綜合實力拿到了頭年武試科目的第一!

這時候的郭淮不過剛剛及冠,如果按照過去的人才招募方式,郭淮恐怕還要再熬幾年取得孝廉的資曆,不過那一年的科考卻給了郭淮提早入仕的機會,而文遠對像郭淮這樣的人才當然是不會錯過的,可以說他一冒頭,就得到了文遠的重點栽培!

開玩笑,郭淮可是曹魏末期在雍涼一帶獨當一麵的封疆大吏!鎮守雍涼三十多年,外禦敵寇,內撫臣民,深得曹魏的放心。鐵籠山之戰司馬昭若非蒙他相救,說不定整個曆史都要改寫!

別人看不出郭淮的深淺,前世穿越過來的文遠豈能不對他知根知底,所以文遠一上來就直接讓他做了中軍都尉。這三年來更是各種曆練,前不久直接以校尉官銜做了顏良的副將,補了陳武離開的缺位!

如此火箭一樣的躥升速度,自然讓許多人眼紅不已,坊間還有傳言說是文遠少年在雁門時家族曾受了雁門太守郭縕的恩惠,而這郭縕正是郭淮的父親!

對於這種傳言,文遠不過一笑置之,郭淮是人才,就應該好好磨練重用,跟他父親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而郭淮倒也知恩圖報,對文遠可算是一片忠心!

聽了身邊親衛的詢問,郭淮想了想道:“咱們,咱們還要在這裏守一會,免得鮮卑人去而複返從這裏漏過去……再派人回稟主公,就說慕容燕已無援軍,盡可以大軍包圍殲滅之……”

而黃牛峪的土坡這邊,慕容燕仍在焦灼的等待著援軍,從派回去信使到現在快兩個時辰了,六十多裏路按道理說援軍無論到不到,這個時候都該有個回信才對……難道說派去的人路上耽擱了?還是各部落的大帥、首領們不肯出兵?

還有,在這裏已經僵持了這麼長時間,漢軍一點動靜都沒有,難道張遼還打著什麼其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