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血的教訓!(2 / 2)

參考之人隻有通過前一輪的考核,才能有資格進入下一輪,據說能連過三輪的考生不僅能夠得到晉公的親自接見,還會被量才委以重任!而此後按例鄉試每一年一輪、會試三年一輪,殿試五年一輪。

消息一出,頓時如同一顆石子激起層層巨浪!所有人都為了晉公府這項開創性的舉措震動不已!要知道在此之前,從世親世祿製、軍功爵祿製、再到兩漢時期的察舉製度,都對士族、豪門、有所偏倚,而這一次科舉公然喊出的口號就是不計門第,不計出身!

可以想象,那些一身才藝,卻一直報效無門的寒門學子、深懷絕藝之人聽到這個消息會有多麼的振奮!會有多少隱藏在熙攘人海中的賢士前來參考,到時文遠身邊會聚攏多少深懷奇技之人!

當然任何事都可能有利有弊,科舉製更多從平民中選拔人才,這無疑就大大的觸動了地方豪族的利益!科舉的消息對外傳出以後不久,各郡縣就出現地方豪族與百姓嚴重對立的時間,甚至爆發了大規模的暴亂、反叛、抗議!從三月到六月這四個月的時間,發動暴亂的城池多達七十九個!遍布文遠治下八州數十個郡!各地郡縣爆發次一級的流血衝突也數以百計,造成人員傷亡少數也達到數萬人,幾乎不可算計!而且這樣一場動亂看起來還隻是剛剛開始,遠遠沒能停息!

一場科舉,文遠本來以為是好事,沒想到卻釀成這樣的慘劇,在事關自身未來發展的大事麵前,本來讓文遠文遠以為已經很是溫順的豪族突然像發狂了一般變得暴虐無匹!這還是文遠先用商業分化了一大部分溫和士族的結果,否則發展到最壞的狀況政權被顛覆都不是不可能的!

萬幸的是,對於豪族的強勢反抗,謀士賈詡有所預料,並提前獻言於文遠讓文遠有所準備!這也是為什麼文遠選在官渡戰後,各州兵馬回歸本地之後才公布科舉政策的原因。就是為了鎮壓叛亂,穩定政局!

有軍隊的強力鎮壓,大部分反叛的區域很快被軍隊占領收回。各地政局雖然一時風雨飄搖,最終卻也有驚無險的走了過去,隻是大規模的反叛雖然被很快鎮壓,可是零星規模的反抗一直持續了十多年才逐漸平息!

時候有人專門統計了這樣一場文遠主事以來治下最大規模的一場叛亂,這他所造成的人員經濟損失,竟然是當年耗時一年半之久的官渡之役的七倍!令文遠原本寬裕的經濟驟然加緊,直接的影響就是逼迫文遠三年之內不能對外發起攻擊!

這時候,文遠是徹底明白自己這一步邁的有些大了,這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在最開始的四個月動亂中,麵對各地的亂局,文遠頂受著巨大地壓力宣布科舉照常進行,晉軍在這樣一場捍衛政權尊嚴的戰場上表現的足夠給力!到七月初鄉試舉行的時候,已經有超過八成發生動亂的城池被晉軍奪回,重新恢複秩序。仍被叛軍占據的地區有意參考的人,可以到同州臨郡報名參與科舉。

當然,僅僅從堵得方麵著手是一時無法解決士族和寒門之間的對立的,還必須用疏導的方式雙管齊下解決問題!

七月,文遠在展示出自己強硬一麵的同時,又聽從沮授、崔琰等人的建議,宣布在實行科舉製的同時,並非是徹底廢除原有的察舉製度,同時令新任長史陳群編修九品中正製,作為察舉製度的改良推出。仍然保留一條專門為士族提供的人才輸送渠道,以緩和士族勢力的激動情緒!

這一項讓步性的舉措一經提出,很快得到士族中溫和派的支持,惡劣的情勢很快改變了不少!要知道這些溫和派之所以溫和,就是因為從文遠獲得了太多的既得利益,和文遠的關係幾乎已經是密不可分,他們才是真正有實力的豪門勢力!這些豪族大多底蘊深厚,家世財力遠非尋常百姓可比。即便是家族子弟參加科舉也有先天的優勢不會吃虧!

而有了這些溫和派的支持,到了九月各州會試的時候,文遠才終於初步穩定了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