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天子郊迎(1 / 2)

聽了崔琰的話,荀彧驚呼道:“興平元年那場旱蝗災害,河北竟然沒有一人死於災荒之中?”

興平元年的那場席卷整個關中、司隸、河南河北幾乎大半個中原的旱災,所有人都印象深刻,那一年曹操還在和呂布爭鬥,穀物漲到五十餘萬錢一斛,兗州境內據事後同居餓死的百姓數以十萬計數!當時餓殍遍野,人競相食的慘狀仿佛至今還曆曆在目!這麼大一場災荒,要說河北沒有一個人餓死,那荀彧是無論如何不肯相信的!

誰料崔琰斬釘截鐵的道:“那可不?我還能欺瞞各位先生不成?當時因為我家主公提前半年就開始大興水利,蓄養雞鴨以治蝗蟲,是以雖遇災年,冀州的糧食收成仍能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主公此前又先後從幽州、徐州購進糧草上百萬斛,縱有受災嚴重的郡縣,也能調度到足夠多的糧食賑濟災民,如此七拚八湊,終於渡過了這個關頭!”

見眾人皆麵露驚訝之色,崔琰心中不由生出一絲得意,河北這些年超卓的政績有目共睹,在同行麵前展示這些政治上的成果,崔琰心中難免會有一些優越性!

崔琰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道:“對了,還有一事!那時候蝗蟲漫天,主公親自帶著全冀州的軍官將吏一起治蝗,日以繼夜,不眠不休,還第一個帶頭吃蝗蟲!說來這蝗蟲還真是難得的美味呢,我家主公總是會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竟有此事?”荀攸等人頓時愣了,要知道這時候的人都把蝗災看做是天災,是老天發怒懲治世間的百姓,誰敢違逆上天的意誌,難道不怕天神怪罪嗎?難道張遼就不怕上天的報應?

此時荀攸幾個也多對文遠是神仙下凡的民間傳言有所耳聞,聽了崔琰的話俱各驚疑不定。

“修渠數百裏,隻為救活百姓,真仁德愛民之主也……”唯獨荀彧感歎一聲,他精研儒家治國之道,很受孟子民貴君輕理論的熏陶,雖出身豪族,對百姓還是有憐憫同情之心的,自打進入冀州之後一路所看到的風物,冀州百姓所過的生活,由不得他不感慨萬千,什麼是盛世?這就是他新募中的盛世了!而自己堅持的東西難道是錯的嗎?

看著這些人的驚訝表現,崔琰心中暗爽,心忖道:“嘿嘿,這還隻是剛剛開始呢,更讓你們更吃驚!日後你們看的多了,對我家主公就會了解的更多了……”這還沒到鄴都呢,鄴都裏的盛景,大陸澤畔的連片的匠坊、書院、下曲陽的兵營,英魂塚……等見識過了這些,隻怕荀彧他們到時候會更震驚!

…………

就在崔琰領著荀彧一行慢悠悠的遊覽冀州的時候,文遠已經領著得勝之兵班師回到了鄴都……

離城三十裏外,數以萬計的河北軍正排成整齊的隊列雄赳赳,氣昂昂的邁步前行!

本來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文遠他們昨天傍晚就能趕回鄴都,可是因為天子聽聞大將軍班師,欲親自出城迎接,犒賞三軍有功將士,文遠特意在離鄴城三十裏外的地方紮下行營,命軍士們擦亮鎧甲兵器,整理儀仗儀容,如此好生準備了一番,今日一早才繼續前行!

十餘萬戰兵隊伍,排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兵甲鋥亮,旗幟鮮明,就這樣在鄴都南麵的官道上行進著,乍一眼看去氣勢雄渾,真是不可多得的威武之師!

外行人看門道隻能看出這隻兵馬威武雄壯,不可輕侮,可如果是內行人仔細觀察就能看出,這隊列氣勢並非是表麵上那麼簡單!這長長的綿延二十餘裏多大十數萬人的隊伍,除了整齊的踏步聲,甲葉碰撞發出的清脆交鳴,竟連一點多餘的嘈雜聲音都沒有!而且這些人每十人為一排,舉目望去就如十道筆直的線條直到遠方,似乎不僅前後左右間隔相等,兩千多人連動作都是一樣!宛如一個整體,僅僅從隊列上就能看出這支軍隊平日裏的訓練就能猜想出,這支軍隊平日的訓練有多麼嚴酷!

“弟兄們,把你們的精氣神都給我拿出來!天子現在就在鄴城南門外親迎咱們!你們的親人也在城門外等著你們團聚!記著,咱們是得勝之兵!今天就讓天子、朝臣、鄴都的百姓看看咱河北軍的威風!”今天的文遠身穿著一副黃金明光甲,頭戴黃金盔,手綽祖龍戟,跨騎流星駒,全身披掛。走在隊列之外大聲的喊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