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烏桓在幽州的人口達到三十萬人,異族青壯人人皆兵,隻要他們願意,可以輕易動員六萬以上驍勇善戰的烏桓勇士,而且全都是騎兵部隊!六萬來去如風的騎兵,這個數字讓人聽了都麻頭皮。
所以文遠才會費盡周折的派田豫出使蹋頓,而對野心勃勃的樓班置之不理。樓班心機陰狠,不擇手段。絕不是肯久居人下之人,相反,倒是蹋頓雖然桀驁一些,看他肯低頭向自己送出厚禮,倒算是知道輕重之人。
不過不論那一派,文遠都不打算支持,他本來就抱著作壁上觀看熱鬧的想法,烏桓能削弱一點,對中原的威脅就會少一分,而且文遠還打算用對付匈奴的方法對付烏桓,分化瓦解,恩威並濟,讓烏桓元氣大傷,無力危害中原!若是烏桓能用,文遠便用,若不能用,文遠日後便是屠滅此族也在所不惜!
不過眼下,文遠最重要的還是從北方抽出精力。因為文遠北征回來的這半年多時間裏,中原豪強之間的殘酷兼並仍在繼續!隨著亂世中那些弱小勢力被吞噬殆盡,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開始作用於一些兵強馬壯卻根基不穩的強悍勢力,建安二年倒下的除了雄踞幽州的公孫瓚,還有稱霸淮泗的袁術!
年初還雄心勃勃的袁術,在這一年裏可算是遭遇了一生中最沉重的打擊,先是因為僭越稱帝鄴都頒下一道聖旨,袁術就遭到了曹操、劉備、呂布、孫策這幾路豪強的無情打擊。連荊州的劉表、張繡也來分一杯羹。
從五月起,先是曾依附於袁術麾下的孫策宣布獨立,驅逐了袁術任命的丹陽太守袁胤,之後又策反了袁術麾下任廣陵太守姑父吳景和族弟孫賁。
之後,呂布又在淮北大敗袁術軍,在淮北一代大肆抄掠;再後來在袁術入侵陳郡時,曹操又大敗袁術,袁術再度奔逃到淮南。
短短半年之內,袁術丟城市第,先敗於呂布,後敗於曹操,從此一蹶不振,若非年末淮南的一場大旱災,弄得曹操呂布糧草不濟又無處抄掠而不得不引兵退去,隻怕袁術也要緊步公孫瓚的後塵。
不過這場旱災更是讓袁術的境況雪上加霜,淮南境內處處可見人吃人的慘劇,經曆這一場大饑荒,袁術再也擺脫不了敗亡的命運,距離末日還是時間上的問題。
袁術一敗,到時曹操在大河以南中原地帶隻剩下呂布一人,呂布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對手,他若再敗,控製了兗州豫州、徐州、和揚州部分郡縣的曹操實力就將突飛猛進,到那時就成了文遠的心腹之敵,這種情況絕不符合文遠的利益。
所以文遠迫切需要盡快穩定北方的政局,烏桓混戰,對文遠正室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接下來的一年,他便要開始為南下中原做好準備!
而第一步,就是擴軍!
文遠當初是在剿滅袁紹之後第一次整編的軍隊,距如今已經三年多過去。當初文遠剛剛滅了袁紹,雄霸冀州,麾下兵馬裁撤一番後仍有三十餘萬人,當時文遠是在各州郡原有的兵馬之中,精心選拔成立的前後左右中五支純戰兵,職業化的野戰軍隊。擔任統軍大將的皆是漢末赫赫有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