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遣一上將足矣!(2 / 2)

四月,文遠發出告天下士民書僅僅一個月後,幽州閻柔就派出齊周來鄴都朝奉,除了申明臣服之意外,請文遠發兵北上平定公孫瓚也是齊周此行必須完成的任務。

之前劉和請文遠出兵討伐公孫瓚,文遠因為考慮到獻帝的變故而沒有立刻答應,現在獻帝的事情已了,文遠自然不會拒絕齊周的請求,好言安撫了齊周一番之後文遠答應,待征得天子詔諭之後便會立即準備,克日興兵!

得了大將軍的許諾,齊周大喜拜謝而去。文遠也即日奏報天子,請天子下詔出兵。

公孫瓚殺害獻帝皇室宗親,天子自無不允之理,下詔令文遠出兵。

得了天子明詔,文遠立即召集文武商議起兵。

這是文遠逢迎天子後的第一戰,正是宣揚朝廷威信的時候,此一戰可以說是隻許勝不許敗,若敗,則朝廷和河北軍的威信掃地,那些左右搖擺不定的地方就會蠢蠢欲動,天下將再起紛爭。

文遠最北伐幽州這一站可謂是相當重視,他本本意要親自出征,不想卻遭到帳下文武的一力勸阻。這一次,文武官員的口徑出了奇的一致,理由是天子駕幸鄴都未久,朝局未定,主公應坐鎮鄴都!

這個理由,確實確實足夠充分,天子剛到鄴都,如何處理於天子的關係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一應牽涉到天子的事情都需要文遠點頭,這個時候,文遠確實不能親自出征。

此外,幽州如今時局紛亂,閻柔領導的反公孫瓚勢力除了遣使結好文遠,還和幽州三郡烏丸牽上了頭,勢力不可小覷,即便是公孫瓚也在與他對陣交鋒之中吃了幾次苦頭。

所以這個時候,眾人都主張遣一上將領兵出征,接連閻柔、烏丸一同討伐公孫瓚便以足夠。

眾人說的有理,文遠也就順從答應,這一段日子一直出兵在外,很少有陪伴妻兒的空,正好借著這個空檔,好好與家人享享天倫之樂。

文遠掃視帳中眾將,肅聲喝道:“爾等誰願領兵出征?”

“末將願往!”趙雲、顏良聞言應聲而出,慨然喝道。

徐晃也緊跟出陣,拱手道:“末將願領本部兵馬為先鋒!”

“小將也願往,此去勢必砍下公孫瓚首級獻於主公麾下!”魏延不甘人後,也跟著站出,他這一請纓,和他交好的呂蒙、陳武也隨之而動。

文遠默默盤算,這幾路戰兵加在一起有三萬五千兵,若再帶上輔兵當有六七萬眾,對付公孫瓚想來已經足夠,唯獨這些人皆是武將,勇猛有餘而智略不足。

文遠目視眾謀士道:“誰原為參軍一同出征?”

徐庶長笑一聲而出道:“庶願隨各位將軍蕩平幽州!”

文遠大喜道:“元直若去,大事必成!”當下封趙雲為前將軍,統領大軍出征,徐晃為先鋒,顏良為偏將軍,魏延、呂蒙、陳武、呂曠、呂翔等為副將,起兵七萬,擇日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