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 收買人心(2 / 2)

…………

函穀關。

文遠自打到了函穀關,並沒有繼續向東行進,而是就地駐紮了下來。

一是洛陽殘破,宮殿已經多年無人居住,可能需要很漫長一段時間的打掃、修葺。

二來留在函穀關,文遠也是為了等人。

“下官鍾繇見過車騎將軍……”

“元常先生不必多禮,關內早已經備好了酒食熱水,陛下也在關內駐蹕。先生一路奔波勞苦,定然疲累,見過陛下後好生吃喝一些睡上一覺,好好養養精神。”

“多謝車騎將軍關心……”

“楊彪謝過車騎將軍救駕之恩……”

“太尉大人太客氣了!君辱臣死,陛下有難,為臣子的豈能坐視不理?倒是遼救駕來遲,令陛下經曆險境,遼心裏惶恐的很,這位是貴公子楊修吧,果然一表人才,日後必定能繼承太尉大人的事業,為我大漢效力……”

“哎呀,王公!一路奔波實在是辛苦了,這位公子莫非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粲,令公子年紀輕輕就才名遠播,遼實在佩服的很……”

…………

聽聞天子在函穀關駐蹕,一連幾天,絡繹不絕趕到函穀關的大漢朝臣就多達百人,這些人好容易逃到函穀關,立即受到文遠的殷勤招待,熱水熱飯一通招呼,頓時文遠在這些朝臣心中的印象提升了一大截,便是一些覺著文遠施政有損大族利益的官員也對文遠的看法改觀了許多。

沒錯,文遠這麼做就是在收買人心。

從長安隨小皇帝一起逃難出來的文武百官雖然落魄,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政治群體,這裏麵要麼久負盛名之人,或是家世顯赫之輩,雖然沒有兵權,卻不能否認他們對天下仍有一份不小的影響力。

眾人辛苦跋涉,逃難到此地,在如此患難時刻,文遠隻是簡單送上一份心意,雖不敢保證能讓他們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至少能做到不至於激烈反對自己,此外迎回天子之後,文遠毫無疑問就成了眾矢之的,經受天下諸侯的挑戰或是以順討逆,這一點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文遠日後難免要和這些公卿大臣同殿為臣,避免內耗才是明智之舉,因此收買人心對於現在的文遠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就是招攬人才,在長安為官之人數以百計,這些官員、以及官員家族之中優秀的人才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些人既然送上門來,能招攬一個為自己所用就算一個,自己的力量就增加一分。文遠素來求才若渴,此時哪有放著人才不用的道理?

所以,文遠就特意在函穀關停駐了幾天,直到確定所有能聞風趕來的公卿大臣進入關內。文遠才繼續起行向洛陽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