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興平元年的那些事(1 / 2)

進入十一月,天氣已經十分寒冷,文遠令郝昭守上黨,董昭領兵回河內,親提六萬大軍踏雪出征,浩浩蕩蕩一路收複壺關、襄垣、屯留、涅縣等之前被黑山占據的縣邑,兵不血刃連克陽邑、榆次二城。長驅直入殺至太原郡治晉陽城下,張燕果然不敢應戰,八萬兵馬困守於晉陽城不出。

文遠也不攻打,隻是將晉陽團團圍住,斷絕晉陽與外界的一切聯係,而後坐等各路軍馬齊集晉陽城。

十一月中,麴義、徐庶領三萬兵出井陘,於張遼合兵一處。

十一月末,趙雲接到文遠軍令,出壺關,盡集於晉陽城,自此,晉陽城外彙集了文遠全數精銳,精兵強將悉數到場,正輔兵馬家在一起,足有十萬之眾!

“咯吱咯吱……”踩著後達盈尺厚的積雪,張燕一步步走上晉陽高高的城樓,也不知道是凍的還是擔心的,他的臉色有些發青,看向城外,眼神中泛起濃濃的擔憂。

晉陽城外,白皚皚的一片堅固營寨將長四裏,寬三裏的晉陽城圍得水泄不通。舉目望去視線中全部是一片耀目的白色,曠野上人煙絕跡,連圍在城外的冀州軍也老老實實的呆在帳中,根本看不到一個人影。城頭上,上黨三五成群的圍坐在背風處,升起火堆禦寒。士兵吸氣咒罵老天的聲音不時傳入張燕耳中。

“大帥……”

“拜見大帥……”士兵們見到張燕走來,一個個站起行禮。

看著這些衣衫單薄,臉被凍得發青,身體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士卒,張燕心中一陣酸澀,忙令他們回到火堆邊去。

沒辦法,眼下已經是一年中最嚴寒的時節,按照後世的計算,差不多有零下一二十度!城頭上滴水成冰,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若是不生火取暖,這刺骨的嚴寒隻怕沒有人能撐住。

當然天氣嚴寒也有嚴寒的好處,那就是冀州軍根本不可能在這種惡劣條件下攻城,這也是張燕唯一稍感心安的地方。

雖說冀州兵根本無法攻城,但張燕的心情卻一點也不輕鬆,先不說遠的,晉陽城被冀州十萬大軍團團圍住,不放一人外出,城中柴薪等做飯取暖之物嚴重不足,又缺乏麵議,麾下部卒已經開始采取晉陽城內百姓的房屋木料過冬,但這樣下去總不是辦法,每天天一亮仍會發現有人凍斃在風雪中,

更令張燕擔憂的還是糧食問題,晉陽雖然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可是因為今秋災害,存糧不足,如今一座城內塞進去八萬兵馬,加上一萬多匹食量比七八個大漢還多的戰馬,城內的那幾十萬斛糧食根本就不夠八萬人兩個月吃用!

不過話說回來就是夠又能怎麼樣,眼下冀州軍大軍壓境,晉陽孤城一座,黑山將士軍心渙散,外無援兵,這樣的情況怎麼可能守得住?

就在這種深深的憂慮和恐懼中,張燕艱難的渡過了這一個奇寒徹骨的嚴冬……

…………

舊曆臘月三十,在漫天的風雪飄舞之中,時間終於走到了興平元年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