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瑾起初見麴義拍案而起,還道是麴義有什麼妙計,一聽之下大驚,忙勸解道:“將軍需三思而行啊,井陘關乃是天險,飛鳥難渡,若是強攻死傷必定慘重……”
這個時候徐庶突然道:“麴將軍、孫太守,不才倒有一計,或可攻破井陘……”
麴義虎目一凝看向徐庶,他都想不到破關的計謀,徐庶竟然能想到,這個不過二十多歲的白麵書生難道真有如此才能?
孫瑾驚喜道:“元直先生有何妙計?”
徐庶自信一笑,手指於毒和李大目道:“主公,要取井陘關,盡在於、李二位將軍身上……”徐庶娓娓道來,說的孫瑾驚喜連連,麴義也暗自驚詫,此人竟能出此神鬼莫測之計,看來日後我定不能小覷了天下英雄!
最後徐庶道:“計劃便是如此,此事事關機密,不可與外人知曉,隻是或許有些凶險,就看兩位將軍肯否答應。”
於毒、李大目慨然拜道:“我二人自入主公帳下,寸功未立,卻蒙主公多番照顧,此正是我二人報主公大恩之時,雖死無憾!”
麴義雖孤傲,卻也並非毫無血性,見於、李二人如此豪氣,心中不免佩服,當下慨然作色道,“好!兩位將軍有此膽色,麴義佩服,我敬兩位一碗酒,祝將軍馬到功成!”
酒席散去,孫瑾送眾人出府,因為和徐庶投契,拉住他多說了兩句,麴義也不等候,獨自出了太守府,騎上馬往館驛而行。
一路上,麴義一言不發,心中卻如波濤洶湧。
身邊一個三十來歲的親兵看出麴義興致有些不高,道:“將軍,主公究竟是怎麼想的?竟讓一個二十多歲的黃毛小子做參軍!將軍領兵十餘年,大小上百戰,難道是相信將軍的能耐不成?”
麴義怒目斥道:“岑紀你休得放肆!主公用人,豈是你能置評的?況且徐庶此人確有真才實學,此次若得井陘關,頭功非他莫屬!記住,不可招惹此人”
那叫岑紀的親兵縮著腦袋連連點頭,他也是涼州人,因為和麴義同鄉,雖麴義從軍,一同留在冀州,一直是麴義的心腹。平日麴義待他甚厚,有時雖然說錯了話,將軍也不會怪罪他。料來此次也是如此,果然麴義隻是訓斥了他兩句,就低下頭思忖著事情。
這個徐庶,有神鬼莫測之機。於毒、李大目二人雖曾是賊寇,卻也竟有如此血性。自己當初剛到張遼麾下時,還道其擊敗袁紹隻是僥幸,如今看來自己真是打錯特錯了,不說現在之下的這一萬後軍用起來得心應手。軍中武將顏良、趙雲、太史慈、張頜等輩,都是不可小覷的將領,自己雖然自信不遜於任何人,不過還需要在證明才行,等打下了井陘關,定要大展一番拳腳,決不能讓那徐庶一個人搶了風頭!
而此次北伐,正是立功的大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