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好方法,所以文遠顧不上身體的疲憊當晚便趕到了蕩陰北麵的安陽縣,同時吩咐麾下親騎通知其餘各處郡縣做好應對。
等文遠來到安陽時,安陽三萬百姓和駐紮在此處的兩千輔軍已經做好了準備,甚至已經開始撲殺率先飛到這裏的蝗群。
所以此時文遠一到,安陽軍民立即按照文遠交代準備治蝗滅蝗的東西。
這幾個月來,文遠收集到了民間不少對付蝗災方法,雖然沒試,但是文遠相信定然能擺平蝗群侵襲的災異、
唯獨讓文遠擔心的是百姓們抗擊蝗災的信心。在這個還很愚昧落後的時代,很多人迷信的將蝗災當成是天象,預示著上天發怒,降臨災劫懲罰世間眾人,許多人多蝗災的到來充滿敬畏,見到蝗災到來,不敢稍作反抗,任憑這些害蟲將自己辛苦一年即將收獲的糧食啃食殆盡,這才是造成蕩陰縣糧食損失如此巨大的最主要原因。
天象?天災降世?這點身為現代人的文遠打死也不會信,可是關鍵是底層的老百姓相信怎麼辦?如何讓老百姓正視這是一種與蝗災伴生的自然災害,敢於投入足夠的勇氣與災害抗爭,這樣才能避免無謂的損失。
這個時候,幾個宣慰佐吏吸引了文遠的注意。
這些宣慰佐吏在郭敬的教育下,已經果斷的變成了無神論者,如果說他們心中還有信仰的話,那這個信仰就是文遠!文遠一聲令下,這些人便使用戰場上激勵士氣的方法給百姓士卒打氣,別說,這種方法效果很不錯,在這些人的帶動下,安陽的百姓對付蝗群的鬥誌顯然比蕩陰的人更積極!
文遠看了不禁大喜,冀州有軍三十萬,其中擔任宣慰佐吏官職的士卒又不下萬人,有這些人推動宣傳,相信治蝗的方法很快就能貫徹到治下各個郡縣,有這些人帶頭,定然能鼓舞起百姓們對抗蝗災的信心、決心!
當然這個時候,文遠還是要做出表率的,他的一個舉動,將掀起一場消滅蝗蟲的高潮!
“給我來一盤清炒螞蚱!”
“呃?主公,你這是要……吃螞蚱?”四周忙亂一片,連廚子都把做飯的家夥都搬到了野地裏,參與滅蝗之人吃飯全部都要到這裏,一個火頭兵廚子聽了文遠的話,起初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待文遠重複一遍之後,眼珠子瞪得老大,張大了嘴怎麼也不敢相信。
文遠淡淡一笑:“對,吃螞蚱,把蝗蟲去頭,挖空肚腸。洗幹淨放在鍋裏清炒加一點鹽就可以。還有蒸著吃,炸著吃,爆炒著吃,卷著大餅吃好幾種吃法,你一一記下了,每天換著方法給軍士們改善夥食,這東西……可是美味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