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帶著近兩萬軍馬不辭而別,如今袁譚麾下隻剩下步卒不足三萬,這麼一點兵力去救鄴城,隻怕連鄴城門都進不去,就會被圍堵在路上的各路聯軍絞殺掉。
所以這個時候,袁譚很自然的想到了跑。他剛才也聽了逢紀、郭圖的建議,幾乎不加考慮就傳下命令,全軍折返向東,退往南皮。至於根基之地鄴城,他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麾下那群文武也是心有戚戚,以前主公袁紹占據冀州,麾下精兵十萬的時候尚且拿不下隻以一郡兵力對抗的張遼,如今張遼整合了河內黑山、青州黃巾、冀州青州幾路群雄,麾下人馬三十萬,如此聲勢浩大,與之對抗,豈不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再加上袁紹聲名顯赫,其子袁譚不過一個二十出頭的乳臭小兒,袁紹尚且不敵張遼,他的兒子就能打得過了嗎?
這種想法潛藏在袁譚麾下大多數文武將士的內心深處,袁軍上下的凝聚力、自信心已經隨著袁紹之死轟然崩塌了,大多數人已經開始在心裏打算著自己的小九九,隻是眼下不方便明說罷了。
袁譚當即下令,大軍折返向東,退回南皮。
“袁紹死了?”剛剛脫離袁軍隊伍,一路匆匆南下的呂布雖然雖然明知大勢已定,不過聽聞袁紹病死的消息,還是忍不住驚呼一聲!
要知道袁紹出身名門,少年折節下士,知名當世,靈帝時便是大將軍何進府中心腹,被舉薦為監察京師百官的司隸校尉。之後盡誅宦官,主掌朝政,知道董卓亂權時,還敢與之正麵衝撞,事後棄官掛印,前往渤海。自此盛名傳於天下,引得無數文臣武將慕名來投。十八路諸侯起兵反董之日,更是當之無愧成為聯軍盟主,號令關東諸路群雄。論起當時威勢,天下間不做第二人想。
之後,袁紹又鯨吞冀州,擊敗當時不可一世的北方強鄰公孫瓚,至此袁紹已經成為天下各方割據勢力中最強大的一支勢力,麾下精兵十萬,戰將百員,曹操、劉表等人無不以袁紹馬首是瞻,誰曾想就在袁紹一步步走向強盛的時刻,卻因為一場看上去不可能失敗的戰爭,被巨鹿張遼從萬眾矚目的高位上拉下馬來,摔得身敗名裂,粉身碎骨呢?
“冀州,是張遼的冀州了!我等幾番與張遼交戰,必不能被其所容,日後該往何處?爾等有何高見?”
高順諫言道:“主公,由此南下百裏,有堅城黎陽,緊鄰大河,與曹操治下東郡濮陽隔河相望,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我軍可暫在黎陽屯駐以觀風色,同時遣一使者前去結好兗州牧曹操,有曹操支持,若張遼率兵攻打,大不了渡河南下退入兗州境內,如此便可報無虞了。”
呂布聞言頷首道:“此言正合吾意,速速派宋憲去見曹操,大軍直取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