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選擇站在張遼一邊,這些聯軍主將當然希望張遼能勝,可是這一月以來探馬回報盟主張遼那邊的戰事越來越惡劣,各路諸侯都有些心神不寧,偏偏各路諸侯來斥丘前接到了文遠的一條嚴令,未得軍令不得擅自引兵馳援,隻需呆在斥丘城下不得擅動,想來攻陰安的管亥、郭祖部收到的也是這般指令。
正是因為這一道軍令,眾人才為了該不該馳援盟主爭論不休。
起初眾人自然不敢輕易違背盟主號令,可是隨著情勢的惡劣,畢竟陽平亭張袁兩家的殊死對決和各路群雄的命運息息相通。漸漸的提議出兵馳援的意見占了上風。
“不可!盟主有嚴令不許我等擅自踏入陽平亭戰場一步,盟主這樣做必然有他的用意,我等若是違令前去,說不定就破壞了他的精心籌謀。”常山相孫瑾神情激動的道,他本是謙謙君子,這種菜市場一樣的吵鬧根本不是他的強項,不過一會的功夫就已經臉紅脖子粗。
中山相竇能也讚同孫瑾的意見,此二人都是與巨鹿郡相鄰的冀州郡守,早前就與文遠交厚,對巨鹿的實力了解的更清楚,關鍵是此二人以後必然是已經官拜冀州刺史張遼的下屬,所以對上司的命令,二人都選擇了服從。
領青州刺史田楷也沉不住氣冷哼道:“這麼等下去要等到什麼時候?眼下方圓五百裏內隻有我們斥丘和陰安這兩處救兵,盟主除了指望我們,難道還能指望那幫黃巾賊寇?反正我是等不下去了,你們要等,反正我與玄德一同出兵!”田楷平素很少有這等沉不住氣的時候,他心思堅忍,寡言重行,屬於那種實幹型的將領。不過能把他說動一起違背盟主的軍令,劉備拉攏人心的本事由此可知該有多凶猛。
眾人被他言語帶著想起了陰安的五萬青州黃巾,不由紛紛搖頭。這些青州黃巾一對一打架或許還行,打仗?還是算了吧,這些農民連戰陣、軍律都記不清楚,五萬兵馬隻怕連袁紹一萬軍士的衝鋒都擋不住!
二對二,斥丘城五路聯軍的主將有四路已經發表了意見,剩下孔融的意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四名主將自然將目光投向孔融身上,他的意見將決定五路軍馬兩萬餘人的下一步行動。
“這個……戰事瞬息萬變,可能盟主也未曾預料到局勢艱難至此,融之見,當下還是盡快解盟主危難為上。”孔融也不是多有主見的人,不過他和田楷的想法一樣,盟主張遼若是敗了,其餘人都無力自保。
五人中有三人決定不顧文遠軍令強子出兵,頓時令孫瑾著了慌,他攔在帳門口,勸阻眾人留下,可是劉備、田楷、孔融三人心意已決,哪能那麼容易勸得了。
孫瑾急的直跺腳,最後見實在勸不住,臉憋得通紅道:“諸公且慢!盟主月前臨行時留有錦囊在此,令我三十日後打開查看,諸公需依照錦囊計謀而行,今日已過了二十九日,諸公何不多等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