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路諸侯之中,袁術此時正攻打陳留,陶謙是因為路途遙遠、公孫瓚也因為自身原因沒到館陶會盟,文遠便命人連夜做了旗幟使用,並分出一部分兵馬豎起旗號立於陣中。
其餘各路群雄,多則數萬,少則三千,皆立於各自旗號之後。門旗之後,自有戰將百員,個個頂盔冠甲、鬥誌昂揚。
整個十三路諸侯兵馬十六萬眾,占據了方圓數裏的區域,黑壓壓的一眼望去,幾乎看不到頭。
看著這樣的場麵,文遠禁不住心中的熱血再次沸騰了!
三年之前,文遠也曾經有幸參加過類似這樣的會盟,那一次是在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之中,想那時,文遠不過是一個配角,地不滿百裏,兵不過數千,糧草軍器匱乏不說,還依附在他人帳下。
記得當時,他曾經對著台上的盟主袁紹暗暗發誓,總有一天也要走到那一步,三年之後的今天他終於如願了!
三年之後,文遠已經坐擁三郡之地,麾下兵馬十萬眾,青州黃巾、河內黑山皆以言明歸附,檄文一出,天下群雄熱烈響應。這一次,他是以主角的身份親身站立在這座高台上,俯視著台下群雄,俯視著這十餘萬為他或者是為了和他共同目標戰鬥的大軍!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美妙感覺,文遠隻覺著頭皮發麻、血脈賁張,身子禁不住微微顫抖。
看電視時的那種激動感覺此時再次久違的出現在文遠身上,但見身邊旌旗如蓋,槍戟如林,成千上萬的戰馬嘶喝,數以萬計的士卒在耳邊大聲呼號,這種感受,比文遠前世的感受何止強烈出萬倍!
這個時候,文遠已經聽不到什麼,也不知道腦子裏在想些什麼,他隻知道,這一刻,自己真的是揚眉吐氣了!
曾經文遠隻是為求自保才在選擇自起爐灶,在河北立下基業也是不習慣受上司約束,可是自從有了根據之地以後,隨著實力一點一滴的積累,下曲陽縣長、巨鹿太守、開拓上黨,滲透河內、青州……曆史的潮流一步步將他推向風口浪尖之處,如今的他已經開始能與河北的霸主袁紹抗衡。
所謂在其位,謀其政,文遠起初一個屌絲宅男自然沒有身為一個上位者的覺悟,可是隨著他權勢地位的不斷提高,他的心態也在被身邊的環境潛移默化著,可以說經過這四五年的生活,他的整個身心都漸漸融入到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中。他的理想也與當初自保的想法迥然不同!
現在的文遠,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定鼎天下、挽救蒼生!
而在文遠登上這高壇之後,這個目標如同深深鏤刻在文遠心中一樣無比清楚!
過了良久,文遠的心情才算平複,他鄭而重之的開始祭拜天地,之後取出一篇檄文。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前有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行車騎將軍袁紹,家族顯赫,四世三公,累受國恩。然紹剛愎自用,身處車騎將軍之位,不思掃平奸佞,匡扶社稷,黨同伐異,據冀州以自重,有僭越不臣之心,又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細致慘苛,科防互設;罾繳充蹊,坑阱塞路;舉手掛網羅,動足觸機陷:是以冀州有無聊之民,河北有籲嗟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