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將在場眾人說的目瞪口呆,崔琰歇了口氣繼續道:“而且,我家主公傳檄四方,冀州常山、中山等郡紛紛響應,幽州公孫瓚,南陽袁術,徐州陶謙也願共同討伐袁紹,諸位大帥以為,到那時袁紹還有幾分生機?”
“這……”聽了崔琰的這番話,在場眾人頓時麵麵相覷,在場的大多數人顯然已經被崔琰的話唬住了,暫且不說袁紹有多少兵馬,就說南陽袁術,徐州陶謙,幽州公孫瓚,加上如今風生水起的巨鹿張遼,這些人若是一起向袁紹發難,別說袁紹現在隻有五六萬人馬,就算再來五六萬也未必抵擋的了。
而崔琰則心知自己的這番話多少有些誇張,他雖然不知道到時候會有多少人堅定的支持袁紹,不過想來憑著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龐大的人脈和影響,到時候支持袁紹的人一定不會少。到時候誰比誰強還不知道呢。
所以現在,崔琰盡最大的努力想將河內黑山說降,雖然前途位置,不過到時候多這麼一支兵馬,自己一方就會多一分力量。
黑山眾人,大多出身尋常百姓,見識短淺。聽了崔琰的話頓時信以為真,或低頭沉思,或竊竊私語起來,他們不得不為以後考慮,畢竟冀州之主這個位置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無論誰統一了冀州,遲早有一日都會拿盤踞在冀州之側的河內黑山開刀。
此時唯一能保持冷靜頭腦的,隻有白繞。
隻聽他淡淡的道:“既然張遼有這麼多的強援,怎麼還會想到我們,我河內黑山在你們官軍眼中隻是一群烏合之眾,能幫的上什麼忙?張遼小兒讓你前來做使節,怕是沒安什麼好心吧!”
李大目此時又忍不住開口道:“就是就是,白當家說的沒錯,張遼小兒定是沒安什麼好心,他一定是想讓咱們黑山軍去當炮灰,和袁紹血拚,他好坐收漁翁之利,沒錯,一定是這樣!”
崔琰目光掃過二人,眼中的神色截然不同,白繞能冷靜的認清河內黑山如今的窘迫現狀,這樣的人值得欽佩,而李大目隻知道人雲亦雲,攻訐主公,純粹是為了挾私報複。對這種人,崔琰隻有鄙夷。
他頓了一頓道:“我家主公曾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此言雖然是平平無奇,卻是至理名句。袁紹素有吞並河北之野心,如今兩戰迫使公孫瓚敗走幽州,若是讓他再平定了冀州,你們可以想一想,以袁紹的脾性、出身,他下一個要對付的會是誰?”
袁紹也並非是孤立無援的,事實上恰恰相反,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兗州曹操,荊州劉表,陳留張邈等等好多諸侯勢力都與袁紹有聯係。
在崔琰看來,主公或許能找到公孫瓚、袁術、陶謙做幫手,可是徐州陶謙有兗州曹操牽製,南陽袁術也有劉表在後麵扯著後腿,公孫瓚兩戰敗北,大傷元氣,未必就肯輕易出兵,日後能夠對文遠有所幫助的或許隻有河內的黑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