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神乎其技(2 / 2)

待到趙雲策馬趕回靶場,全場才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歡呼聲,數萬軍士聲嘶力竭的呐喊著,吼叫著,將最崇敬的眼神投在趙雲身上。

文遠激動的親自捧著鎧甲走向趙雲,又親自將鎧甲給趙雲披上,在文遠的授意下,趙雲跨騎白馬,身披黑鐵明光甲在校場上無比拉風的奔馳一圈,享受數萬軍士的歡呼號叫。

看著馬上意氣風發的趙雲,看著校場中幾乎陷入癲狂的數萬軍士,文遠欣慰的點了點頭,沮授和郭嘉也露出會心的微笑。

魏延和呂蒙兩個小子看著趙雲兩眼放光,韓瓊、韓猛則躊躇滿誌的站在文遠身旁,數萬將士的士氣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文遠的目的達到了,這樣的結果怎麼能不令三人滿意呢?

內部的準備疾奔已經基本妥當,接下來,就要看外部的一些因素了。

“崔琰,看你的了……”文遠將眼神投向了西方,喃喃自語道。

幽州,易京。

龍湊之戰之後,公孫瓚兵敗冀州,敗軍暫時屯駐在這裏。

易京城外,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文士走出易京城樓,此人乃是鄭玄的高徒——郗慮。

郗慮揮手看了看高聳的城樓,不屑的冷哼一聲,道:“公孫瓚短視,非成大事之人耳!日後必被他人所擒!”

吊橋邊上,一個長相精明的隨從將郗慮扶上馬車,問道:“先生,此去怎麼說?”

郗慮冷冷道:“怎麼說?哼!果然不出主公所料,公孫瓚鼠目寸光,隻言前番之戰損兵折將,不肯出兵!”

隨從道:“不肯出兵?那豈不是要無功而回?”

郗慮沉吟一番道:“某在主公麵前誇下海口,必定能說服公孫瓚出兵討袁,如今碰了一鼻子灰,怎麼好就這樣回去?”

隨從疑惑道:“那上哪裏去?”

郗慮想了想道:“去平原!臨行時公孫瓚有言,推薦我去找平原劉備。”

“平原?劉備?沒聽說過這個人?”隨從喃喃自語道,半晌才一揚馬鞭,馬車緩緩向南行去……

郗慮,山陽高平人,鄭玄的高徒之一,建安初為侍中,累遷光祿卿,官拜魏禦史大夫,在三國時代也算有名有姓的文臣,不過如今卻成了文遠帳下的從事之一。

此次文遠廣發檄文,郗慮自告奮勇,出使幽州拜會公孫瓚,隻可惜公孫瓚與袁紹屢戰屢敗,已經灰心喪氣,不肯答應出兵。

此次除了郗慮之外,汝南程秉出使徐州陶謙,北海劉熙拜會南陽袁術,鄭玄幾個才智過人的徒弟都被文遠收入帳中,擔當從事。

至於還沒成年的王經、張逸等小字輩徒弟,也時常被文遠以餓狼般的眼神覬覦。

人才啊,鄭玄門下弟子數百人,才略出眾的也有十幾人,這些學成出師的鄭氏弟子如今大都已經在文遠麾下擔當縣長縣吏,日後如果文遠治下地盤擴大,這些人都會成為合格的治政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