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收官、布局(下)(1 / 2)

興修水利這件事情,可以分成好幾個方向,一便是疏浚河道,開挖灌渠,這種方式見效緩慢,而且需要消耗極大的人力物力,而且隻能在河道附近區域使用,受到的限製還是很大的。

不過開挖灌渠的好處也有它的好處,因為灌渠的灌溉麵積大,而且一旦投入使用,幾乎可以一勞永逸。

另一種則是打井灌溉,這種方式相對來說規模就小了許多,而且並不需要靠近河道或者灌渠取水,隻有地下有含水層,在哪都能打出井水。

不過打井的缺點也是極大的,因為井口一般很小很深,而且是純粹依靠人力提水,所以灌溉的麵積一般都很小,若是全部使用灌井水澆地,那需要打出來的水井數量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工程量也會相當驚人。

巨鹿地處河北平原,水道勉強算得上多,知名的大河有滏陽水、澧水、滹沱河等等,還有聞名古今的大陸澤,其餘不知名的小河小溝更是多的不可勝數,隻是取河水灌溉,就可以澆灌土地上百萬畝之多,可是僅僅上百畝對文遠來說顯然遠遠不夠的。文遠考慮半天之後,還是決定兩手齊抓,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巨鹿的水利灌溉體係做好。

河道方麵,文遠決心疏通冀州原有的所有河道灌渠,至於開挖新得灌渠,由於工程量實在過大,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起效,不過為了文遠做事從來不隻看眼前利益,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從明前春耕結束起,全力開挖灌渠,有多少算多少!

灌渠疏通過後,提水的機械也十分必要,漢末畢嵐發明已經發明有翻車,是很便捷的提水工具,隻可惜離現在不過五年,還未及推廣,文遠根本不知道如何製造。

不過雖然文遠不知道翻車的原理,另外一種提水工具他卻在前世見到過。

前世家鄉的公園,正門前有一個高七八米的蘭州大水車,文遠每次去公園經常見到,雖然文遠不是科班出身,不過那個構造文遠大概還是能記得的,所以他打算待到會後,便畫一張草圖讓工匠們試著做做瞧瞧。

除了灌渠之外,打井的工作也很重要,幹旱時節,河流水池水渠的作用都會相應縮小,漢代百姓老早就有在田間地頭打井供澆地人畜飲水的習慣,隻是打井需要花費不少錢,一般十幾米米深的水井便要兩三千錢,三四十米深的更是需要七八千,這樣的大額支出,許多窮苦百姓根本承擔不了。

可是如果幹旱,那種兩三千錢的小井要麼幹涸,要麼出水量越來越少,挖了等於白挖,隻有那種深達三四十米甚至更深的水井,才能在幹旱時汲水如常。

雖然這種深井頗費錢糧,不過每口井可灌溉田地二三十畝,長期使用還是很劃算的。

按照巨鹿現有的泥水工匠規模,文遠計劃開春之後,先期一共開挖出水井三千口,初步解決一些距離水源較遠實在無法用河水澆灌的耕地,日後,打井進度時刻也不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