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頗為羞愧道:“家伯父的才學,小人沒學的半分,否則也不至於淪落冀州謀生,愧見祖宗了,主公何必如此?”
文遠一拱手道:“有道先生施教不計出身、獎掖後輩,我深感欽佩,隻恨不能早生二十年,拜於先生門下學習。郭兄既是有道先生高足,必有真才實學,他日平步青雲,也並非沒有機會。”
郭敬表情激動道:“主公過獎了,小人能追隨主公左右,此生足矣。日後必定用心操練,不墮了主公威信。”
文遠滿意笑道:“操練之事,確實不可落於人後,但今日我還有一件要事相托付給你。”
“主公盡管吩咐,小人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郭敬拜伏於地道。
文遠舉手將郭敬扶起,正色道:“今日你在校場上的表現,做的很好,我都已記在心裏,軍營粗鄙,軍中士卒大多好勇鬥狠,粗魯不文,長此以往,相互間必定生出仇隙,我看出你對教諭士卒很有天分,欲令你做軍中宣慰從事,專門負責糾察軍中風紀,解決士卒之間衝突糾紛,教導士卒明白事理大義,你看如何?”
“主公如此信重,小人必定竭盡全力!”
文遠溫言鼓勵,最後親自送郭敬出去,才長長的出了口氣。
在軍中設立宣慰官這件事,文遠早在建軍時就曾考慮過,隻是因為當初練兵時瑣事太多。一直沒有抽出時間運作,另外軍中能識文斷字,通書明義之人很少,自己兼顧事務很多,張頜主抓練兵,比自己還忙,因此這件事一直就拖著了。
但是,文遠偶爾還是能聽到軍中有私鬥傳聞,更有甚者同一地方的士兵結成團體,相互間隱隱對抗,前次楊家堡之戰,發生了**婦女一事,兩個被文遠斬首的士兵,似乎就是受了異地士兵舉發,若任由這種苗頭繼續存在下去,文遠強軍的夢想非但不能實現,軍隊的戰鬥力反倒要損於內耗,因此,郡國兵罷訓的事情一出,文遠就把解決士兵風紀的事提到日程之上。
幸運此時文遠發現了郭敬,他讀過幾年書,通曉事理,又在市井摸爬滾打了許久,知道如何和這些粗魯漢子打交道,最關鍵是,文遠能感覺到郭敬對自己絕對的忠心,用這樣的人做宣慰從事,文遠一直憂心的一件事終於可以放下。
自此之後,軍營中又多了一個姓郭的先生,軍官們每日認完字之後,還要聽他講些忠義、人倫的道理,例如董卓如何如何殘暴,主公文遠如何如何體恤士卒,本來軍官們最不喜聽這等大道理,不過這姓郭的先生江湖氣甚重,不幾日就和軍官們混的爛熟,漸漸地他們也開始喜歡上他那類似說書風格的授課。
處理完軍隊的事情,第二天文遠又來到營中新建的鐵匠作坊,隻見裏麵熱氣衝天,十幾座高爐整齊排放,高爐旁的石炭擺的像小山一樣高,幾個匠頭指點著數十個學徒工匠鼓動著數十個皮橐,不時查看著爐溫,以及生鐵在爐內的狀況。
兩漢時,冶煉已經出現炒鋼技術,它是中國古代由生鐵變成鋼或熟鐵的主要方法,大約發明於西漢後期。其法是把生鐵加熱成液態或半液態,並不斷攪拌,使生鐵中的碳份和雜質不斷氧化,從而得到鋼或熟鐵。東漢時成書的《太平經》中也說:“有急乃後使工師擊治石,求其中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耶。”“莫耶”乃古代寶劍之稱。炒鋼工藝操作簡便,原料易得,可以連續大規模生產,效率高,所得鋼材或熟鐵的質量高,對中國古代鋼鐵生產和社會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至於鼓風技術,自春秋開始中國古代冶煉工匠就開始使用橐,橐一般用牛皮縫製,每一個高爐都要配有幾個橐來鼓風以增加爐溫。橐此前一直是靠人力或者畜力鼓動,直到東漢時才出現了水排鼓橐的技術,隻是下曲陽雖北依滹沱河,但現在還是嚴冬,河水封凍結冰,水流量也小,想要使用水力,還需要等到來年雪融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