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番精心篩選之後,僅有一千七百人入選。文遠先將這些人全部編入輜兵,又從原輜兵中抽出一千二百餘人調入正兵,組建起兩部一曲,共兩千六百餘人的正兵,其中步兵兩部,人數兩千餘,文遠和張頜各領一部,弓箭手一曲五百餘,又因新得戰馬調數十人加入斥候隊,統一接受王力指揮。
如此忙活了三五天,募兵活動才算結束,入選者一個個歡欣鼓舞,落選者則是一臉的黯然。
依照前例,這新募的一千多人都應分得五十畝土地,不過現在天寒地凍,開荒的事隻能等到來年春耕一並去幹,雖然種的可能稍晚幾天,但並不影響秋天收獲。
十二月初八,臘八節,老天終於下了一場大雪,文遠營中這天也沒有訓練,文遠在府裏吃過臘八粥,便領著張馭頂著漫天的鵝毛大雪在縣城裏轉悠起來。不過他的轉悠並非漫無目的,而是直奔著城裏的鐵匠鋪而來。
楊家堡之戰,文遠損失四十一人,後又有因天氣寒冷,重傷不治十六人,之後兩次圍剿小股盜匪的戰鬥,又先後戰死病死一十三人,短短不過十日,文遠麾下步卒傷亡七十人!
這十天,文遠固然收獲頗豐,楊家堡之戰不說,僅這兩次剿匪就俘虜賊眾數百,繳獲糧草數千石,衣甲輜重無算。但是這七十名士兵可是他的心頭肉啊!每一個士兵都凝聚著他的心血,短短時間折損了這麼多,讓文遠不得不去找尋原因並設法解決。
為此事,文遠思索了幾天,原因無非有兩點,一是醫療能力低下,二是士兵防護能力薄弱。
醫藥,這個年代似乎在什麼地方都很稀缺,漢末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固然是天災連年,兵禍不斷,缺乏醫療救護力量也在原因之列,光是中平二年時,整個中原就因瘟疫死了近兩千萬,如果當時能有相對先進的醫療技術,就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幸免於難!
現在,文遠軍中倒有幾個懂些醫理的草頭郎中,但也隻是能治輕傷小疾,頂不上大用,現在正值寒冬,士兵一旦受了重傷,創口愈合的極慢,幾乎就救不過來,文遠倒是依稀記得建安時期有著名的三神醫,隻是這些人要麼在安徽,要麼在河南,更遠的還在福建甚至都沒出生,想要解決自己的醫療問題還隻能再等等看。
現在文遠隻能從士兵自身的防護著手,他清楚士卒護身的甲衣,都是用牛、豬等動物皮革硝製而成,以皮革繩索綴連再塗上生漆,以防腐防蛀。據說用水牛皮、犀牛皮製成的上等皮甲能保持一二百年不腐不壞。不過,戰爭頻繁的亂世哪能容忍好整以暇的鞣皮成革、製甲塗漆,文遠麾下士卒的皮甲就是將兩整張簡單鞣製的動物皮縫合起來以保護前胸後背而已。而且即便這麼簡陋的盔甲,在後漢三國的普及率也隻能達到40%左右而已。就如文遠麾下,開始的兩千八百名士卒隻有千餘人有皮甲,輜重兵隻有一身破舊的號衣,新來的士兵更慘,號衣鎧甲都沒有,文遠若非最近得了上千匹衣料,這些人的穿衣都成問題,更何況除鎧甲之外,士卒更缺少武器!
一直以來,文遠對自己麾下軍隊定位就是要成為一支精兵!強兵!每一個士兵必須悍不畏死,但首先要有保障他們在戰場生存的精良裝備!人數可以不多,但必須絕對精銳!敢戰,不懼死,又能頑強的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