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勝負手(求訂閱)(2 / 2)

李仙的參謀部在北伐前仔細分析過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認為己方軍隊戰鬥力強大,但人數過少,初期隻能在北方攻克和占領一州之地,如果占領的地方太多,就要分兵過去駐守,到時就有可能被人各個擊破,是兵家大忌。

那麼,從福建到天津以至東北三省,到底哪個州最有錢途,最值得占領呢,答案有些出乎意料,卻是杭州。

這一點還要從上海說起。

自從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朝丟了廣州等地,但依然如約開放上海等港口,與英國人通商。

其中,福州和廈門的貿易量並不大,合起來也不到一百萬元,可以忽略不計。

廣州和香港倒是很積極地開展國際貿易,可惜這些都是華夏軍的事情,跟朝廷沒什麼關係。

在這種背景下,上海的貿易量就開始蒸蒸日上,出口額在這幾年內就超過一千萬元,給清廷繳納六十萬元以上的稅收,倒算是意外之喜了。

李仙有另一個世界的記憶,自然明白現在的貿易量看似很高,達到一個頂點,其實遠遠沒有達到其真正潛力,就算廣州依然在朝廷手裏,上海的出口額也會快速突破兩千萬,甚至三千萬,超過廣州的貿易額。

在這個世界,廣州被華夏軍占領,原先通過廣州輸出的茶葉等商品改從上海輸出,因此上海崛起的速度隻會更快,崛起的高度也隻會更高。

按照這個邏輯,混元宗應該派兵占領上海,但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

通過上海輸出的商品中,生絲貿易額占總量的六成以上,茶葉占三成,其他商品加起來也不到一成。

其中,生絲貿易發展很快,一直在打著滾往上走,目前達到兩萬包以上,總價值六百萬元左右。

李仙還知道,生絲的貿易額將繼續以恐怖的速度增加,很快達到五萬包,甚至十萬包的程度。

在鴉片戰爭前,生絲的價格是四百元每包左右,現在因為量大所以價格下降,隻有三百萬元每包左右,如果沒人幹涉,這價格有可能繼續下降,達到二百元每包左右。

這些生死是農民自己繅絲的土絲,如果用蒸汽機繅絲機製作成所謂的廠絲,售價就能翻兩倍甚至三倍。

上海出售的這些生絲是哪裏來的呢?

絕大部分都是上海一百公裏半徑以內的地區生產的,也就是說大部分是杭州、嘉定和湖州三個州生產的生絲,清國其他地區固然也生產大量生絲,但多用於國內消費,出售到上海的生絲向來是以這三個州為主。

而且,這三個府的生絲傳統上一直供應蘇州和南京的織造廠,供應到上海的反而是一小部分。

總之,按照李仙和參謀部的分析,再加上商務部門的評估,隻要將這三個州占領,控製優質生絲來源,每年就能為混元宗帶來一千五百萬元至兩千萬元的純收益,一下子拉近與清廷在財務收入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