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驚天秘密(2 / 2)

他怎麼可能沒見過這個人呢?

不過劉岩並不打算揪住這個話題不放,他現在最關心的,是那些原始憑證的來源,尤其是電費發*票的來源。上次到淩豐水泥有限公司搞稅務稽查的時候,劉岩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家企業每個月的電費,都在6萬到7萬之間,扣除基本電費,淩豐水泥有限公司每個月消耗的電費在1萬到2萬之間。

劉岩知道,像淩豐水泥有限公司這種規模的企業,正常運營的電費消耗,每個月應該在150萬左右,而電業局出具的稅務發*票,隻能有一張,也就是說,每個月的電費總額,都在一張發*票上麵。

這就給企圖偷稅漏稅的企業帶來了麻煩,像淩豐水泥有限公司,每個月申報的營業額隻有幾萬十幾萬,而電費就有一百多萬,這種賬目,也太貽笑大方了吧?

所以,他們要想讓賬目看上去合理合規,電費的額度,就必須與當月的營業額相匹配。

那麼,他們又是怎樣把一百多萬的電費發*票,弄成隻有六七萬的電費發*票的呢?

剛開始的時候,劉岩想到了很有可能是作假,現在做這種生意的有很多,他們做的假*發*票,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後來仔細想想覺得不對,他看了淩豐水泥有限公司的納稅申報材料,電費發*票是增值稅發*票,可以到稅務局申請抵扣,如果是假的發*票,是絕對過不了稅務部門的認證這一關的。

關於這個問題,劉岩希望能夠從老趙這裏找到答案。

“老趙,按你自己的說法,你隻是你們公司管內賬的會計,那我問你,你們公司一個月的電費消耗大致是多少?”

老趙翻了翻眼珠子,說:“你問這個幹什麼?這也在你們查賬的範圍嗎?”

嚴冰懟了老趙一句:“劉市長問你什麼,你就一五一十的回答,甭問為什麼?”

老趙聽說站在自己麵前的是市長,老實了,低著頭嘟嘟囔囔地說:“旺季每個月在一百五十萬左右,淡季不等,有的月份可能有一百萬,有的月份可能隻有七八十萬。”

這些數字,跟劉岩想像的基本一致,那麼,在納稅申報材料上,電費繳納發*票怎麼會隻有六七萬呢?

劉岩緊接著問:“我看了你們公司的納稅申報材料,上麵的電費消耗隻有六七萬,其餘的電費消耗都到哪兒去了?為什麼沒有在電費繳納發*票上顯示出來?”

老趙抬起頭看了劉岩一眼,眼神裏透著蔑視,說出來的話,也帶著幾分輕蔑的味道:“這個太簡單了,把電費分開來開票就行了。”

劉岩不解地問:“分開來開?難道一家公司,電業局會出具兩份電費發*票?”

老趙說:“一家公司當然隻能出具一份電費發*票,但如果把一家企業分開來,變成兩個戶頭,不就可以有兩份電費發*票了嗎?”

原來是這樣!

劉岩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看起來,有的企業為了偷稅漏稅,還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把電費票據分成兩個戶頭來開,這樣就有效的規避了納稅申報材料上麵電費金額與企業當月的營業額不相符的缺陷。

深入下去想想,劉岩又覺得哪裏好像不對,沒錯,企業是可以分成兩個不同的戶頭,具體操作也非常簡單,隻要同時在工商管理部門注冊兩個公司就行了。

可問題是,另外一個戶頭不是照樣要納稅的嗎?把大部分的電費攤到另外一家企業頭上,那另外一家企業的納稅申報材料,不是同樣存在著一樣的老問題嗎?而且,把一家企業變成兩家進行納稅申報,除了憑空增加了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量之外,劉岩想不到任何對企業的好處。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把一家企業分成兩家呢?這裏麵到底都有什麼貓膩?

還有,一家企業,隻有一套電量消耗計量設備,那麼,電業管理部門對這家企業每個月的電費核算,也是從這一套電量消耗計量設備上得出的,可電業管理部門是怎麼把最終的電費分成兩家的呢?

這些問題,劉岩必須要得到答案。

而隨著問詢的深入,劉岩逐漸從這些疑問的調查過程當中,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