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鬆林真正的用心,就是以拖待變。以拖待變的險惡之處,一個是拖,一個是變。拖的久了,人們對劉岩的工作能力就會產生懷疑。
西城工業園區的人事改革,是由中組部親自主持的。另外,中組部還給了劉岩絕對的權力,讓他以中組部調研員的身份主持這次的人事改革工作。在一般人的眼裏,這個調研員的頭銜就像是一把尚方寶劍,高懸在鈞都市的官場之上。
這把尚方寶劍所產生的威懾力,足以讓所有的官員心驚膽戰,不管是任何人,隻要手裏握著這把尚方寶劍,就足以在官場上殺個幾進幾出,誰要是敢炸刺,分分鍾斬於馬下。
在這樣的情勢之下,如果劉岩還不能隨性而為,順順利利的完成西城工業園區的人事改革,那就真的是拿著寶劍當燒火棍了。
這件事要是就這樣拖下去,劉岩就很有可能會失去人心。
人心變了,一切都可能會變。何君的事情,很有可能會節外生枝。
今天的市委常委會,劉岩必須表現出雷厲風行的一麵。
正在這時候,何明輝的電話打了過來,陶子不承認與何君有任何的曖昧關係,他們之間,隻是普通的朋友。
劉岩挨個看了看會議室裏所有的市委常委,說:“關於何君同誌生活作風方麵的問題,現在可以有一個結論了。根據何明輝同誌的調查,何君同誌和陶子之間是清白的。下麵,請各位常委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何君同誌擔任西城工業園區黨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的態度。”
說完,劉岩第一個舉起了手,緊接著,李亞洲、曹水江、曹淑英、耿紫燕、連劍鋒、霍發全也紛紛把右手舉了起來。
整個會議室,隻有李鬆林沒有舉手。
劉岩問:“鬆林同誌,請你口頭表達自己的意見。是反對呢還是棄權?”
李鬆林模棱兩可地說:“算是棄權吧。”然後又看了看大家舉起來的右手,不甘心地說道,“今天這個決議,是劉岩同誌預設了一個前提之下做出的,這個預設的前提,就是何君同誌在生活作風方麵沒有任何問題。假如說,事後我們發現何君同誌是有問題的,那這個責任應該由誰了承擔?”
劉岩說:“鬆林同誌,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根本就不相信何明輝同誌以組織的名義所得出的調查結論。這樣好了,如果事實與市委的調查結論嚴重不符,所有的後果我一個人來承擔。”
李鬆林說:“我不是不相信何明輝同誌,我是不相信這個結論。在這裏,我首先給大家做一個檢討。剛才和陶子通電話的時候,我有點太急躁了,陶子肯定會有所警惕。我擔心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何明輝同誌得出的調查結論,未必符合客觀事實。”
劉岩問:“鬆林同誌,你的具體意見是什麼?”
李鬆林說:“我希望對何君的調查能繼續進行下去。”
“可以。”劉岩爽快地答應了下來。然後又對曹淑英說道,“淑英同誌,這件事就交給市紀委了。我想強調一點,對何君同誌的有關調查,一定要秘密進行。不能因此而影響何君同誌的工作,更不能四處傳播。如果市紀委發現有人在傳播這方麵的消息,甚至是蓄意的,別有用心的,市紀委一定要嚴肅處理。”
曹淑英說:“你放心吧,對於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市紀委絕對不會手軟的。”
劉岩又對曹水江說:“水江同誌,市委常委會對何君同誌的任職問題,現在已經有了表決結果。九名市委常委,七票讚成,一票棄權。何明輝同誌不在,回頭你征求一下他的意見,然後以書麵的形式,上報中組部第五局。”
······
春節將至,平原省政壇人事上發生了一點變化,其中原任省委副書記文儒林上調到了中央,接任他的是劉啟月在高中時的老同學王曉亮。
大年初三,王曉亮來到了劉岩的家裏,是一個人來的。
見到王曉亮,劉啟月高興的像什麼似的,王曉亮還在換拖鞋呢,劉啟月這邊就數落上了:“靠!你這家夥,職位一天天的往上長,眼睛咋就一點不長呢?還是那麼小。”
王曉亮踢拉著棉拖鞋,一邊往劉啟月跟前走一邊說:“人都說官大脾氣長,沒聽說過眼珠子也一塊跟著長的。”
這時候,張明月走進了客廳,也不說話,隻是笑眯眯的看著王曉亮。
王曉亮悄悄的拽了一下劉啟月的衣襟,側著臉小聲問:“你換媳婦了?”
劉啟月撇著嘴說:“你以為我像你們這些當官的似的,沒事就換著媳婦玩。”
張明月忍不住說話了:“老同學真是眼高了,連我都不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