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平對齊天晟非常客氣:“快說說,你這個智多星又有什麼好點子了?”
齊天晟說:“是這樣的,我準備在葛天縣最北端靠近省會的龍湖鎮,建一個大型的貨物集散中心,你看怎麼樣?”
周和平眼睛裏冒著光,連連點頭說:“老夥計,你這個想法很好呀!”
周和平稱呼齊天晟老夥計,是有一定出處的,七年前,周和平在一個縣當縣委副書記的時候,齊天晟是縣委辦公室主任,兩個人那時候的關係就非常好。
在中州市這個圈子裏,葛天縣的情況比較特殊,整個縣的人口加在一起,滿打滿算還不足二十一萬,葛天縣一共轄管七個鄉鎮,一百零八個行政村,人口還不足鈞都市的六分之一。
但葛天縣卻有著別的縣市無法比擬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葛天縣最北端的鎮龍湖鎮就靠在平原省省會的邊上,最近平原省按照總體戰略規劃,決定把新的商業集聚區建設在省會的最南端,這就給葛天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無比優越的條件。
正是因為這個因素,齊天晟才有了建設大型貨物集散中心的想法。
除了這個因素之外,大環境上還有兩個非常有利的條件,平原省省會是全國的鐵路樞紐,從平原省省會轉運的貨物流量,占全國整個鐵路貨物運輸總量的四分之一還要多。
另外,平原飛機場就坐落在離龍湖鎮不足十五公裏的地方。
在龍湖鎮建設大型的貨物集散地,的確是個非常好的選擇,如果操作的好,將會對整個葛天縣的經濟發展起到帶動性的作用。
周和平覺得,葛天縣已經有了一個龍頭企業機械加工業,再加上貨物集散,完全可以支撐起整個葛天縣的經濟發展了。
兩個人談了不到一個小時,齊天晟喝了三大茶缸水,卻沒有出去排泄。
周和平拍拍齊天晟的大肚子說:“老夥計,你喝下去那麼多東西,都裝在這裏邊了吧。怎麼著,你是準備著容納五湖四海啊!”
齊天晟笑了笑說:“你看到的隻不過是冰山一角,像這樣的大茶缸,我每天至少要喝滿滿九缸子。”
周和平覺得奇怪:“你光吸收不排泄,不覺得撐的慌啊!”
齊天晟說:“我也排泄,而且是不停地排泄,不過很少像一般人那樣從下邊排泄,你看到沒有,”齊天晟指著自己的鼻尖說,“我一直從這裏往外排泄著呢,就是大冬天也是這樣。”
周和平又笑了:“日怪!智多星什麼都跟正常人不一樣。”
接下來,是召開會議,會議的內容就不贅述了,劉岩在做會議記錄的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相互之間的稱呼問題。
周和平雖然和齊天晟是老夥計了,但是在會議上,兩個人之間的稱呼卻很規範,齊天晟稱呼周和平周書記,周和平稱呼齊天晟為天晟書記或者天晟同誌。
劉岩仔細想了想,突然覺得領導們之間的稱呼有許多奧妙,同一個單位的正職和副職,雖然沒有明明白白地稱呼為正什麼或者副什麼,但他們之間在稱呼上的簡單區別足以讓局外人知道誰是上級誰是下級。
下級對上級的稱呼,一般是姓氏後麵加上職務,像周和平,中州市的大大小小所有的領導幹部都稱呼他為周書記,而上級對下級的稱呼呢,常常是名字後麵加上職務,完全忽略了姓氏。
像周和平和黃建樹,黃建樹稱呼周和平為周書記,周和平稱呼黃建樹為建樹書記,大家一聽就明白了,周和平是正的,黃建樹是副的。
如果到下邊來,那麼周和平和黃建樹都稱呼齊天晟為天晟書記或者天晟同誌,而齊天晟呢,對周和平和黃建樹的稱呼都是姓氏後麵加上職務,怎麼區別他們倆的職務高低呢。
當然有辦法,齊天晟講話的時候,往往說的是周書記和黃書記,周和平排在了黃建樹的前麵,大家一聽自然也就知道誰的頭大誰的頭小了。
平級的領導之間怎麼稱呼呢,也是名字後麵加上職務,比如現在李亞洲和閆海寬,李亞洲稱呼閆海寬為海寬市長,閆海寬稱呼李亞洲為亞洲書記。
大家一聽就知道,這兩個人雖然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部門,但級別是一樣的。
以前閆海寬當組織部部長的時候,隻能老老實實地稱呼李亞洲為李市長,半點都不敢含糊。
要不為什麼人們總說官場是個名利場呢,從一個簡簡單單的稱呼上就可見一斑。
不過劉岩倒是覺得,這樣稱呼並不完全是出於名或利的考慮,也許還有其他的因素在裏麵,比如這樣做便於讓不知道每個人身份背景的人了解真實情況,避免在彙報工作或者安排座次時造成不必要的尷尬。
接下來發生了一件事情,就讓劉岩無比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