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合情合理(1 / 2)

張信舉直截了當地問:“我聽說,你為自己爭取到了重新調查溫博章和顏伯清這兩個案子的機會?”

劉岩說:“不能說是我爭取到的,這個意見,是市委常委的集體決議。”

張信舉說:“表麵上是這樣的,但過程卻是你和紀委的一些人在爭取。我很好奇,你的這種爭取,是不是想在同事們麵前表現一下自己的工作才能?尤其是到了一個新的工作單位,更有迫不及待地表現自己的欲望?”

劉岩雖然不能接受這種近乎露骨的表達方式,但他又不得不默默地承認,自己內心裏的確有這樣的想法。

張信舉接著說:“如果你真的是這樣想的,那我隻能說,你的觀念仍然停留在學生時代,而這種觀念,絕對不是一個官場中人應該有的思維方式。同時我還要告訴你,你的這種爭取,並不能給自己帶來任何的機會,而是給自己製造了天大的麻煩。而且這個麻煩,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還是周書記的。”

不知道是張信舉個人的觀點,還是他聽說了一些什麼,在張信舉的心目中,周和平這次的調職,是上級對他不信任的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周和平原來在中州市市委常委中排名第四,而目前的這個職位,卻比原來的排名往後挪了一位。這都還在其次,曆任鈞都市市委書記,一旦調入中州市工作,最起碼是市委副書記,有的甚至直接就是市長或者市委書記。對周和平這樣的安排,怎麼看都是對他不滿意的一種表現。

張信舉估計,現在省委對周和平的態度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以觀後效。就他目前所處的位置來說,能夠讓賀波濤和馬子傑化幹戈為玉帛,是省委最想看到的結果。如果周和平能做到這一點,那他在省委領導那裏的考察就算是通過了。如果周和平的行為,不但沒有化解這兩個人的矛盾,反而讓他們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那麼省委就會徹底喪失對周和平的信任。最後的結果,恐怕是連現在的位置也保不住。

劉岩聽的心驚肉跳,張信舉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賀波濤和馬子傑之間矛盾的根源,是對中州市官場的權力控製,而目前自己正在調查的兩個案件,則是他們之間的矛盾會不會進一步升級最主要的導火索。現在這個導火索在劉岩的手裏,同時也在周和平的手裏。如果處理的好,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化險為夷。如果搞砸了,不小心點燃了這個導火索,那首先被炸傷的,就是他和周和平。

想到這兒,劉岩忍不住問:“那你覺得,這兩個案子應該怎麼處理才好呢?”

張信舉說:“在我看來,這兩個案子,沒有結果才是最好的結果。本來,你和周書記已經脫離出來了。那兩個人的公示期已經到了,而案件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不管是賀波濤還是馬子傑,都不會也不可能把責任推到你和周書記身上。這樣的結果,既不是你的責任,也不是周書記的責任,而是案件本身的問題。這種模糊的結局,最終隻能會讓賀波濤和馬子傑各退一步,雖然不能讓兩個人徹底捐棄前嫌,但也不至於爆發更加激烈的衝突。這個結局,無論是對賀波濤,對馬子傑,還是你和周書記,應該都是最理想的。可你呢,偏偏要去追求個人的能力表現,從而使這個已經被扔掉的導火索重新回到了你和周書記的手裏。劉岩,我問你,現在這種情況,是穩固周書記的地位比較重要呢,還是展現你的個人能力比較重要?”

劉岩的腦袋嗡嗡的,他不知道,張信舉的這些話,到底是周和平的意思呢,還是他自己的意思?或者兩個人都有這個意思?

一直到離開張信舉,劉岩的滿腦子裏還是這個問題,把他纏繞的實在是沒有了調查下去的心情,就直接回到了紀委。

剛回到辦公室,梁成就進來了。看到劉岩,梁成的眉眼幾乎擠到了一塊,聲音裏有一種亢奮的誇張:“奶奶個熊,我就不信了,胡建輝這狗日的敢對我們這麼囂張!剛才我罵了他幾句,就把狗日的給薅來了。”

劉岩看了看門口,又看了看梁成,那意思是在問:胡建輝人呢?

梁成說:“是這樣的,胡建輝這家夥這一段時間病的厲害,差一點就翹辮子了。今天才剛剛好一點,現在還在打點滴呢,今天下午過來。”

下午三點,平江集團的人來了,但不是胡建輝,是平江集團的總裁助理胡麗靜。

胡麗靜三十歲左右,穿一身華貴的緊身旗袍,從骨頭縫裏往外散發著嫵媚,而眉眼之間,則透著一種掩飾不住的風騷。

看到胡麗靜的時候,梁成的骨頭都酥了,走起路上兩條腿直打軟,像踩在棉花堆上似的。